
請問減壓環是...???
請問減壓環是...???
請問台灣高鐵700T跟日本700系是系出同門,之所以鼻子沒那麼長是因為我們的隧道設計有了"減壓環"這個東西...那我很好奇...瞎咪是"減壓環"呢???有網站介紹或是圖片嗎??? 

中壢站過啦
中壢站過啦
還沒下車的旅客,請趕快跳車...XD

中壢站過啦
還沒下車的旅客,請趕快跳車...XD

減壓環啊 也有人叫它假隧道
就是在進入隧道前 由隧道口再向外延長一段像管子的構造
斷面積等同隧道口 在它的頂部會開幾個像天窗的孔
當列車以300公里的高速衝進隧道時
隧道內的空氣瞬間遭到擠壓 然而隧道區間是個封閉地段無法立刻排出
因為壓力差所以會產生音爆造成駕駛及旅客的不適
因為新幹線建造時隧道的斷面積並不大(當時0系只跑到220公里)
當新的車子一代代出現 速度也越來越快
減壓環能提供的效能也跟著不足 只好用車頭造型來彌補
高鐵的斷面積較新幹線大的多 便不須要向新幹線把鼻子做的那麼長
減壓環設置的目的
就是在列車進入隧道前先利用減壓環調節壓差
由上方的孔先將被擠壓的空氣排出
有次看到一段山陽新幹線500系衝進一個試驗用的假隧道
好像是電車GO山陽篇裡的影片
假隧道上方瞬間像SL排氣一樣噴出三道水氣(應該是雨天吧)
相當有趣
就是在進入隧道前 由隧道口再向外延長一段像管子的構造
斷面積等同隧道口 在它的頂部會開幾個像天窗的孔
當列車以300公里的高速衝進隧道時
隧道內的空氣瞬間遭到擠壓 然而隧道區間是個封閉地段無法立刻排出
因為壓力差所以會產生音爆造成駕駛及旅客的不適
因為新幹線建造時隧道的斷面積並不大(當時0系只跑到220公里)
當新的車子一代代出現 速度也越來越快
減壓環能提供的效能也跟著不足 只好用車頭造型來彌補
高鐵的斷面積較新幹線大的多 便不須要向新幹線把鼻子做的那麼長
減壓環設置的目的
就是在列車進入隧道前先利用減壓環調節壓差
由上方的孔先將被擠壓的空氣排出
有次看到一段山陽新幹線500系衝進一個試驗用的假隧道
好像是電車GO山陽篇裡的影片
假隧道上方瞬間像SL排氣一樣噴出三道水氣(應該是雨天吧)
相當有趣
可以去高鐵局的網站看看
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hsr- ... enFrameset
點選施工進度現況
其中湖口隧道南口的照片將減壓環照的蠻清楚的
似乎長隧道才有此設計
不是每個隧道都有吧~~參考一下囉
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hsr- ... enFrameset
點選施工進度現況
其中湖口隧道南口的照片將減壓環照的蠻清楚的
似乎長隧道才有此設計
不是每個隧道都有吧~~參考一下囉
我昨晚剛好有去該網站逛也有看那張照片,可是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來 [nl]swatway 寫:可以去高鐵局的網站看看
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hsr- ... enFrameset
點選施工進度現況
其中湖口隧道南口的照片將減壓環照的蠻清楚的
似乎長隧道才有此設計
不是每個隧道都有吧~~參考一下囉
莫非是我資質太笨...還是照片入口上方那兩個"方形"窗窗???
中壢站過啦
中壢站過啦
還沒下車的旅客,請趕快跳車...XD

中壢站過啦
還沒下車的旅客,請趕快跳車...XD

應該就是那個了,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車頭前因為壓縮空氣形成的衝擊波,在進入歐吉桑 寫:我昨晚剛好有去該網站逛也有看那張照片,可是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來 [nl]swatway 寫:可以去高鐵局的網站看看
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hsr- ... enFrameset
點選施工進度現況
其中湖口隧道南口的照片將減壓環照的蠻清楚的
似乎長隧道才有此設計
不是每個隧道都有吧~~參考一下囉
莫非是我資質太笨...還是照片入口上方那兩個"方形"窗窗???
隧道口的時候,衝擊波壓就從上方的減壓口宣洩出來吧!!!
應該就是那個了,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車頭前因為壓縮空氣形成的衝擊波,在進入swatway 寫:我昨晚剛好有去該網站逛也有看那張照片,可是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來 [nl]
莫非是我資質太笨...還是照片入口上方那兩個"方形"窗窗???
隧道口的時候,衝擊波壓就從上方的減壓口宣洩出來吧!!![/quote]
是啊
照片裡的混凝土構造物就是減壓環
方形的窗窗就是減壓環的洩壓孔
對抗壓力還有一個方法
就是將車輛做到氣密
據說當年新幹線開通時
0系有個部分的氣密沒有考慮到
當列車高速衝入隧道時
某個在使用廁所的乘客發出了一聲慘叫
外部壓力從馬桶的排泄孔一股腦的灌入.....[/quote]
嚇人啦!


來自高雄靠近海港滴榮哥,請各位大大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