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請看 "E1000自強號 "
還有R190
"車商大戰之絕地大反攻之輸人不輸陣" 哈哈....
DT650竟然也被列入


我個人灰常期待 "電研行李車" , "太滷蛤號"
鐵之路加油啦
你推出太快我也買不起呀

恕我直言,小軒 寫:又來囉!?鐵支路最新開發計畫~
![]()
人因夢想而偉大---很猛的願景~![]()
轉載於鐵支路官網:
http://www.touch-rail.com.tw/index.php? ... =8&HPnum=6
車輛開發計畫 :
<列車系> ..........................................
<車頭系> ..........................................
<車廂系> ..........................................
<貨車系> ..........................................
不過在這樣小眾市場的台鐵模型,台灣飛翼 寫:小弟我覺得..."先喊先贏, 以阻擋別的小廠商開發計劃"這是其次,但是重點是他的品質是如何,這又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地方...![]()
而且"貨比三家"這句話也就是"講求品質"之一吧...![]()
不過小弟我到是希望鐵支路的產品可以慢點在上架,因為品質最重要,不然可能又會讓喜愛台鐵的玩家批評的"毫無是處"就不好了...![]()
以上敘述看看就好...畢竟每位玩家的想法都不一樣...
我想發表產品計畫也沒什麼先喊先贏可言,政府沒有規定哪家發表新產品計畫後JS 寫:恕我直言,
這麼龐大的新車型計劃, 以 TONMIX, KATO 的成熟設計, 產能也需要三五年才能
達成, 以 TONMIX, KATO 的市場也需要三五年才能消化 (達成每一車型經濟規模
量產)以鐵支路的設計能力, 速度, 產能, 及台灣小眾市場消化力 (+一點點日本市
場), 這種幾近一網打盡的計劃, 是真的會實現? 還是先喊先贏, 以阻擋別的小廠商
開發計劃的策略 ?因鐵支路某個數年前至今沒有實現的聲明, 小開發廠商被迫取消
預定計劃, 並不是沒有例
好像是這樣沒錯= ="馭風之狼 寫:是指戰應嗎?那與台北捷運的模型不就也是同個團隊?KOMACHI 寫: 很久以前有個傳聞
HO的E1000就是鐵支路公司前身的工作團隊的產品
所以說他們在E1000的造車技術應該都有了
希望這次N規的能改善HO的諸多缺點
實現與實車相同的推拉式運轉的雙車頭動力設計(可用DCC或是供電串聯技術)
推出比K牌更精細,更便宜的車出來
這樣諸多車友就有福啦!
說實在啦@@"NTSB 寫:我想發表產品計畫也沒什麼先喊先贏可言,政府沒有規定哪家發表新產品計畫後JS 寫:恕我直言,
這麼龐大的新車型計劃, 以 TONMIX, KATO 的成熟設計, 產能也需要三五年才能
達成, 以 TONMIX, KATO 的市場也需要三五年才能消化 (達成每一車型經濟規模
量產)以鐵支路的設計能力, 速度, 產能, 及台灣小眾市場消化力 (+一點點日本市
場), 這種幾近一網打盡的計劃, 是真的會實現? 還是先喊先贏, 以阻擋別的小廠商
開發計劃的策略 ?因鐵支路某個數年前至今沒有實現的聲明, 小開發廠商被迫取消
預定計劃, 並不是沒有例
另一家就不能出,而就算搶先上市了也不代表大家都只會買先上市的而不買後出
同款的另一家,沒人知道到底哪家的最後會比較吸引人,何況鐵支路也只發表計
畫而已!!!
我想鐵支路這份「計畫表」大概只是宣示其台鐵模型的決心吧,等同於:將會出
所有台鐵所使用的車輛模型,若真的鐵支路這樣宣示,福爾摩沙大概也會寫上:
Me too,它們都是打算長期經營的廠家,所以出現同款車競爭也沒啥不好,其他
算是個人工作室的廠商也是,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出,沒有什麼先喊先贏的問題,
只有競爭力的不同!!!
不過鐵支路一下發表這麼多計畫似乎不太明智,在競爭激烈的3C產品特別明顯,
要是沒照計畫出來,不但對手打對台的產品會以此計畫加強競爭能力,也更不會
讓自己也犯下延期的錯誤,讓人期待落空又跑去別家買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