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火車,你我身邊最親切的車輛, 是大家心中的最愛
版主: tkuei6033 、voguedj
KOMACHI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3208 註冊時間: 2005-07-31 20:34
來自: 中華民國教育部PP推行委員會
文章
由 KOMACHI » 2011-03-16 10:05
my216005 寫: 目前台中市政府已經確定要在中港路上弄BRT系統,而且會比嘉義BRT做的更徹底,做到類似國外那種全套並擁有專用及優先路權的先進巴士系統,通車日期訂在跟綠線差不多時間通車。
但是以台中市政府的規劃仍然不會以BRT來取代藍線軌道捷運,而是打算讓軌道捷運跟BRT在台中市甚至整個中部大眾運輸交通網中共存,中港BRT算是一個帶有試驗性質的大眾運輸系統。如果做的好的話,未來會將BRT用在台中市軌道捷運路網未涵蓋的地方,以補足台中捷運路網的密度。
目前藍線的粗估預算是20公里14億元
嘉義公車捷運則是30公里2億元
相差「七倍」
而藍線BRT與藍線MRT不會互相取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
BRT有運量的極限,大約是每小時單方向7500人
只要藍線BRT塞爆了,市府也比較有信心去興建MRT
要不然蓋了MRT卻像高雄一樣無法維持
反而拖垮政府了
來呼口號~PP萬歲!PP萬歲!!
KOMACHI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3208 註冊時間: 2005-07-31 20:34
來自: 中華民國教育部PP推行委員會
文章
由 KOMACHI » 2011-03-16 10:27
mike 寫: 節錄自另一個論壇
市民去信市政府回覆 ......
來信主旨:堅決反對公車BRT
答覆內容:
親愛的市民朋友-先生,您好:
您向本府市長信箱表示堅決反對中港路興建BRT這件事,我們非常重視,並已於2月14日下午2點與您電話聯繫說明,也獲得您的認同與了解,惟仍再為您說明如下:
本府交通局刻正辦理中港路規劃公車捷運系統(BRT)之可行性研究,初步規劃中港路最外側快車道為BRT專用道,慢車道取消路邊停車格,改為兩個車道,故原本小客車行駛的車道數(雙向8車道)仍然維持不變,僅由3快車道+1慢車道調整為2快車道+2慢車道。中港路路邊停車格位取消後,即無小客車停靠、駛離時與直行車輛之交織情況,慢車道車流會順暢甚多;再則,BRT通車營運後,慢車道僅剩少許公車行駛、靠站,公車與機車及小客車的交織情況也會改善甚多,整體車流會更順暢,交通更安全。
^這樣的規劃,把中港慢車道改為兩線並取消停車位,這種理想很好~但,太陽餅店家怎上下貨?學校下可家長怎接送?石油上漲民眾怎排隊加油?四家百貨今年底陸續到位,計程車+週年慶車潮?快車道剩兩線在扣除大路口左轉到擁塞..................
店家自己進貨做生意卻占用道路空間?好像不怎麼公道?
公車捷運/輕軌討人厭的地方就在於它排擠原有小汽車的路面空間
但是換個角度想,當公共資源有限的時候憑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將路面空間給小汽車?
我們常酸美國是大公路主義,但臺灣好像連老百姓都這樣的信奉著
道路空間配置永遠是快車道優先決定,人行道總是最後分配
無法落實大眾運輸優先的理念與思想於老百姓心中
那麼長毛說的沒錯,出了臺北用重運量MRT一定會垮...
因為汽機車太方便了...
運具轉移如果不用一些半強迫性的手段人是不會轉移的囉
來呼口號~PP萬歲!PP萬歲!!
henry
常駐會員
文章: 230 註冊時間: 2005-04-22 17:34
來自: 會計事務所
文章
由 henry » 2011-03-16 15:22
臺中市的捷運,在未精省前的省住都局曾有過規劃,我如果記得沒錯的話,有藍線、綠線、紅線、橘線等,原先打算先建設的是藍線,但是為配合高鐵,所以改成先行建設綠線,只是,這些都是精省前,大約是民國八十六年時規劃的,已經是十五年前的計畫了,現在不但時空環境大幅變遷,而且,臺灣省已經精掉了,臺中縣市也已經合併,我認為,實在有必要重新規劃。
KOMACHI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3208 註冊時間: 2005-07-31 20:34
來自: 中華民國教育部PP推行委員會
文章
由 KOMACHI » 2011-03-16 18:06
henry 寫: 臺中市的捷運,在未精省前的省住都局曾有過規劃,我如果記得沒錯的話,有藍線、綠線、紅線、橘線等,原先打算先建設的是藍線,但是為配合高鐵,所以改成先行建設綠線,只是,這些都是精省前,大約是民國八十六年時規劃的,已經是十五年前的計畫了,現在不但時空環境大幅變遷,而且,臺灣省已經精掉了,臺中縣市也已經合併,我認為,實在有必要重新規劃。
臺中縣市的合併的確會影響都市發展的區塊與規模
重新規劃檢討是真的有必要
好在目前為止,全新土建昂貴的也只有綠線一條
紅線用臺鐵既有系統升級,藍線則是採用改線容易且具有彈性的公車捷運
目前看起來還好
來呼口號~PP萬歲!PP萬歲!!
小柴客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671 註冊時間: 2006-08-11 23:12
來自: 中華民國 花生冰工廠
聯繫:
文章
由 小柴客 » 2011-03-16 21:54
K兄,你點出的地方確實發人省思
都市運輸系統整合中,以大眾運輸為主,副大眾運輸與私人運具為輔的想法要落實
在國內,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感謝各位前輩不吝指教^_^
在無限延伸的鐵軌旁,我永遠渺小。(關山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