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小弟想到了何不利用電容的充放電來做飛輪效果.....(電子電路中,也有類似的應用,只是不一定是用電容)
而且好處是施工簡便...
市售電容大概可區分為陶瓷電容,及有正負及之分的電解質電容(特殊電容例外)
而陶瓷電容容量通常較小,在這邊並不適用,所以小弟就拿了一個6800μ16V和一個4700μ25V的電容來測試(μ值大小,可簡單的視為可儲存的電量大小,也就是會影響飛輪效果的明顯與否.......而V值則是最大可允許的工作電壓大小,以我們玩火車的店壓來說,選擇16V或25V都沒差)...
但是用電解質電容來做飛輪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反向偏壓的問題......
因為火車是利用一正一負,或是一負一正的交換來控制前進後退的....
而有正負極的電解質電容,在極性接反時,會燒毀或爆炸(這是小弟在考甲級電匠時學到的)....
所以小弟初期想利用二極體來控制當前進、或後退時,來分別對不同的電容充放電,但是電路圖畫了一個禮拜後,宣布無解....無法單以二極體的排列組合來做控制...
此時只好加入電晶體來作為自動的充電切換控制了....不過因為忙而停頓了一週後....
想說乾脆兩顆電容,一正一反硬上...反正爆了再說.....
所以就有了昨晚的實驗.....
結果電容沒爆,可能是因為我們在玩的電壓還不算高的關係吧...
而且還有一個意外的結果...
現在電容接著,持續測試中....
下面就是昨關實驗的照片...
先將控制器切到二的位置,測量無車,未加電容時的電壓...

顯示為6.6V

就是這顆6800μ16V的電容

接上軌道後,電壓居然升到7.6V,整整增加一伏特,而控制器完全未動,此時軌道上依舊無車(車車在跑時,確實速度也較快,聽馬達聲就知道了,有明顯的改變)

接著換上這顆4700μ25V的電容

電壓提昇的程度一樣7.6V

兩顆一起上用腿夾住軌道,此時兩顆電容是一正一反....

車車上場跑,電壓降低0.2V,試車主角是TOMIX的DE-15柴油機車頭
而且此時前進、後退都有飛輪效果,而且與馬達上的金屬飛輪最大不同處,就是當電源切斷時,車燈也是慢慢暗下的....(若只裝單一電容時,就只有前進或後推,單一方向有飛輪效果)

現在小弟把兩顆電容,直接將接腳以正負相反方向,直接插入控制器的供電電線的孔中,作為接下來一週的運轉測試....(小弟的電線不太一樣,是因為小弟另外做了一個區段供電切換器,而電先是用2mm的線先接到那邊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