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集電: 車輛的集電好壞與行走性能有絕對的關係, 集電點愈多,或越長表示車輛收電的效率愈好, 面對鐵軌的各項阻礙, 愈能迎刃而解, ROCO近幾年來的進步神速, 每一部新車都有新創舉, 讓人目不暇已, 驚嘆聲連連.
一般動輪部份, 除了左右可以位移, 以通過彎軌外(越多軸,位移量越大), 它們的位置是不能上下或前後移動的, 所以車在通過高低不平或左右軌不同高的軌道時, 常會有懸空導致收不到電的情況.ROCO為了將集電區拉長, 最近的車都在前導輪上再加上導電片, 甚至在車軸間又加上彈簧或簧片, 為了就是讓輪子更能牢牢的抓住地面甚至連小車, 如BR36, P4上都安裝上, 讓人深深地感動他的誠意.


在前導輪中除了導電簧片,更加上彈簧,讓輪子可以永遠貼地

在一個上下起伏的軌道來看,第3動輪其實並未跟軌道接觸,就已失去它收電的作用

來! 看一下ROCO 最"Legend"的BR18.201 跟正常版的差別, 先找一下再看答案..

發現了嗎? 最"Legend"的版本少了第一動輪的導電片啦!! 不相信?? 去拆你的車看就知道了

2. 燈光: 火車的燈並非很亮,很白才像真, 真的火車車灯是靠灯炮來點亮, 所以它的亮點應該只有中心1個點,才是真王道.(至於更早期使用煤油燈的,您可以自行使用燈光效果,設定CV值讓它”閃爍” 以增加樂趣)

3. 音效: ROCO車的音效都是ESU的Loksound晶片, ESU音效片的世代進步, 在ROCO所配備的車上也可看出端倪, 世代愈新,Chip也愈小,聲音愈多能控制的功能也大增.

由右至左分別是 ESU Loksound 2.0 1M 版, ESU Loksound 2.0 4M 版(體積稍微比1M 版縮小) ,ESU Loksound 2.0 4M 最後版, ESU Loksound 3.0 8M 版 (自己裝,非原車附加的Chip 並已更新為3.5 版)
4. DCC Ready: ROCO的DCC Ready程度非常高, 現在新出的車全都是DDC
Ready 連小如Ptl 2/2都DCC Ready 而且都是8-pin Sooket, 8 pin的Clip比 6 pin的便宜, 而且廠牌選擇也較多, Chip的安裝上不易鬆脫造成接觸不良 .尤其8pin的燈因為多了地線.亮度也比6 pin的亮(請參考TTS之前的專題有提到), 再者最重要的是, 唱歌的Chip都是8-pin. 8-pin晶片的定位是屬於比較完整功能的晶片,可以控制的參數(CV值)比6-pin的晶片多很多

這麼小台的Ptl2/2都DCC Ready :-| ,而且還是8-Pin版!! 拍拍手
5. DC改DCC的容易度
ROCO車比較沒靠車体來導電, 所以改DC→ DCC時會比其他廠牌簡單.相關經驗擇日再探討

ROCO G10改DCC 及冒煙控制

Trix Ptl2/2 改DCC, (此車車主後來還有對它做過一些處理,我們期待他的文章 :P )
6. 車廂導電
車廂導電, 由早期的輪軸導電片, 改進為車輪外緣軸心導電這樣的改變可讓車廂每軸都可收電, 比較不會有幽靈馬車出現, (可參考:
viewtopic.php?t=6767
當時就是為了這一些舊車廂在傷腦筋,沒想到新的車廂全都改正了)另外最大的好處在於磨擦力減低, 沒了導電片施與車軸的壓力, 車廂更容易拉動, 相同的車頭的負擔大大減少.
7. 點燈, ROCO新的點燈組由5顆燈炮組成, 通用於其它廠牌, 比導光片式的車灯亮.

Rivarossi 車廂改ROCO燈組

國王列改ROCO燈組
謝謝各位觀賞! 如有任何資料,我會再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