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ts.myddns.com/forum/viewtopic.php?t=1731
前幾天多位車友才熱烈討論.
以下論點只是個人的意見, 並非是真的原因.
說到雜誌停刊, 其實原因都很簡單--賠錢. 絕大部分販賣的雜誌, 它的老板們仍然是希望能以此賺錢, 否則辦這種刊物做啥? 又不是做慈善事業, 當然也有少數幾本刊物是發行人自己的理想, 自己花錢出刊, 但是畢竟少數. 就一般的出版社而言, 刊物就是產品, 要在市場上有利潤回收才行.
一般平面的雜誌, 不管周刊/月刊/季刊, 基本的成本為人事(編輯/記者/廣告業務/行政)與印刷/發行(包含製版,印刷,紙張, 包裝與郵寄), 而要平衡成本, 即收入來源,則為二種, 一為發行, 即訂戶/零售, 二為廣告收入, 少部分則是類似會員刊物, 是由會費提撥來製作.
以鐵道為主的商業刊物, 在台灣本來就很難生存, 首先是訂戶+零售數不會很多, 畢竟它是小眾市場, 鎖定的客群數並不多, 要利用訂戶來平衡成本, 單本訂價就得提高才行. 雖然有人認為它賣得不錯, 但是其數量可能仍不夠多來平衡印刷等成本.
發行數無法很高時, 就要利用廣告收入來彌補, 問題又來了, 國內的小市場中, 有那些公司是與鐵道事物有關? 台鐵刊廣告? 呵呵, 還好設定在旅行的話, 還有些客戶,利如旅行社/飯店, 甚至是租車/巴士, 攝影器材(鐵道迷愛拍)也行, 只是發行量不多的話, 要投廣告時又有些顧慮, 效果是很集中, 畢竟讀者都是有興趣的人, 只是帶來的收益不多就是. 於是廣告頁數無法太多, 所帶來的收入也不甚高, 在發行+廣告收入都無法平衡成本時, 就是賠錢啦, 就看老板願意撐多久.
另外有一點是, 台灣真的太小了, 再加上大眾交通系統設計不良, 接駁不順暢, 使得大部分人情願自行開車, 也不願意搭乘大眾運輸系統, 真的會利用鐵道旅行, 大概就是我們這些人, 而且是偶爾為之而已.
因此, 刊物的停刊, 就像發行之初就有人認為 "撐不了多久",其實是有其道理,
除非出版社老板真的對鐵道有高度的興趣, 肯利用其它賺錢的部分, 來補貼刊物的成本, 讓刊物持續的推出.
只能說, 很可惜, 一本以鐵道為主題的刊物就這麼消失了, 希望還有再出現的一天.
也希望能出現一位財團級的車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