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適合進入數位控制的世界嗎?
我適合進入數位控制的世界嗎?
各位數位控制的前輩們好,
自從小弟上次參加完數位運轉會後,玩數位車的念頭就在小弟心頭蠢蠢欲動,
爬完將近八頁的控制系統與電力的文章,完全可以感受到大大們對數位控制的熱情與專業,
只是小弟才粗學淺,僅能記得一些產品和原理,對數位控制世界的感覺仍然模糊:
到底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在數位世界裏得到玩車的樂趣呢?
這幾天感謝 阿杭 大大 不怕麻煩的教導我ㄧ些數位世界的設備,
小弟目前只打算玩日系或歐系 N 規,就如同 Chef 大神所示,
在有限的空間裏,得到多樣的軌道配置與運轉的樂趣,
但也因為車體空間與晶片種類的限制,對數位控制來說,幾乎是自廢一半武功,
不過運轉的樂趣目前還是可以讓我戰勝這個問題,
畢竟我覺得自己還沒有足夠的造詣、背景知識和財力,
去把玩 HO 的精緻美。
然而我老婆今天和我在討論運轉空間的配置,問了我一個問題,
你要多大的運轉場呢? 要如何收呢? 在我們家有限的場地裡,
你真的能得到數位的樂趣嗎?
我想了想,除了空間以外,真的還有蠻多疑惑的,
想請教各位前輩,初學者該以什麼樣的觀念心態和專業知識,
去面對數位控制的世界呢?
感謝解惑~
P.S. 版主若覺不適,請煩將本篇移至「新手上路,請多包涵」討論區,謝謝
自從小弟上次參加完數位運轉會後,玩數位車的念頭就在小弟心頭蠢蠢欲動,
爬完將近八頁的控制系統與電力的文章,完全可以感受到大大們對數位控制的熱情與專業,
只是小弟才粗學淺,僅能記得一些產品和原理,對數位控制世界的感覺仍然模糊:
到底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在數位世界裏得到玩車的樂趣呢?
這幾天感謝 阿杭 大大 不怕麻煩的教導我ㄧ些數位世界的設備,
小弟目前只打算玩日系或歐系 N 規,就如同 Chef 大神所示,
在有限的空間裏,得到多樣的軌道配置與運轉的樂趣,
但也因為車體空間與晶片種類的限制,對數位控制來說,幾乎是自廢一半武功,
不過運轉的樂趣目前還是可以讓我戰勝這個問題,
畢竟我覺得自己還沒有足夠的造詣、背景知識和財力,
去把玩 HO 的精緻美。
然而我老婆今天和我在討論運轉空間的配置,問了我一個問題,
你要多大的運轉場呢? 要如何收呢? 在我們家有限的場地裡,
你真的能得到數位的樂趣嗎?
我想了想,除了空間以外,真的還有蠻多疑惑的,
想請教各位前輩,初學者該以什麼樣的觀念心態和專業知識,
去面對數位控制的世界呢?
感謝解惑~
P.S. 版主若覺不適,請煩將本篇移至「新手上路,請多包涵」討論區,謝謝
DYLAN ●現實的殘酷是築夢的良鋼●
蔡武男場景教室 第三期正規班 結業
場景習作(一)[製作中...94%]
師訓:一日有練,一日有功;一日不練,三日成空
蔡武男場景教室 第三期正規班 結業
場景習作(一)[製作中...94%]
師訓:一日有練,一日有功;一日不練,三日成空
真高興有一位跟我一樣的車友,因為喜歡調度運轉而投入數位的世界 :D
在有限的財力與空間條件之下,想要讓數位自動控制發揮到淋漓盡致,N 規確實有極大的優勢。
依照同樣的路線規劃來說,N 規佔用的面積僅有 HO 的四分之一!
如果再考量車價、房屋單位面積成本,N 規在價格上的優勢肯定更大。
您不妨可以參考小弟的作法:
取一塊木板,大約 90 x 180,上面盡可能塞進至少複線並各有待避的路線,
有岔軌連接兩主線的話更好,總之竭盡所能地在這個小空間裡將路線複雜化,
接著透過數位系統接上電腦,用行控軟體控制越來越多的數位車頭。
運轉完畢只要將板子立在牆壁上,就可以把空間歸還給家人了!
至於 N 規車體空間您也不必太擔心,更沒有所謂不唱歌就自廢武功的問題。
我一直相信數位控制的最終樂趣是在於「調度」而不在「操控單台有 n 個功能的車車」。
科技進步,越來越小的唱歌晶片一定會推出,
再者您其實只要購買蒸機、柴電,頂多再一列高鐵音效車就很夠玩了,
相信我,您不會想同時讓多台車頭齊唱的,
一台車車唱歌叫好聽,兩台以上可能叫噪音。
不知不覺在 TTS 上正好發表第 1000 篇文章,其中大多是跟數位控制有相關的主題,
碰巧遇到一個初心者的疑問,好像看到當年的自己,感觸特別多…
小弟在這段日子裡,從一個摸索者到現在被人家叫「神」(
這有點莫名其妙,又還沒「過往」說),
這個名號實在不敢當,事實上這種三角貓功力在國外的論壇裡只能惦惦潛水罷了…
不過自己付出的時間與金錢的確不少,因此花時間整理出來的一些文章,不外乎是期待新加入的車友不用像我當初一樣求助無門。
自己摸索行控軟體是很孤獨的,期待往後有更多車友加入這個世界的對話。
在有限的財力與空間條件之下,想要讓數位自動控制發揮到淋漓盡致,N 規確實有極大的優勢。
依照同樣的路線規劃來說,N 規佔用的面積僅有 HO 的四分之一!
如果再考量車價、房屋單位面積成本,N 規在價格上的優勢肯定更大。
您不妨可以參考小弟的作法:
取一塊木板,大約 90 x 180,上面盡可能塞進至少複線並各有待避的路線,
有岔軌連接兩主線的話更好,總之竭盡所能地在這個小空間裡將路線複雜化,
接著透過數位系統接上電腦,用行控軟體控制越來越多的數位車頭。
運轉完畢只要將板子立在牆壁上,就可以把空間歸還給家人了!
至於 N 規車體空間您也不必太擔心,更沒有所謂不唱歌就自廢武功的問題。
我一直相信數位控制的最終樂趣是在於「調度」而不在「操控單台有 n 個功能的車車」。
科技進步,越來越小的唱歌晶片一定會推出,
再者您其實只要購買蒸機、柴電,頂多再一列高鐵音效車就很夠玩了,
相信我,您不會想同時讓多台車頭齊唱的,
一台車車唱歌叫好聽,兩台以上可能叫噪音。
不知不覺在 TTS 上正好發表第 1000 篇文章,其中大多是跟數位控制有相關的主題,
碰巧遇到一個初心者的疑問,好像看到當年的自己,感觸特別多…
小弟在這段日子裡,從一個摸索者到現在被人家叫「神」(

這個名號實在不敢當,事實上這種三角貓功力在國外的論壇裡只能惦惦潛水罷了…
不過自己付出的時間與金錢的確不少,因此花時間整理出來的一些文章,不外乎是期待新加入的車友不用像我當初一樣求助無門。
自己摸索行控軟體是很孤獨的,期待往後有更多車友加入這個世界的對話。
說到這個話題, 小第從踏入TTS 的第一天便很留意相關的文章, 小第本身是DCC的拜讀者, 但是對小第來說, 以現今科技, 個人外在環境等因素下, 現在還未是踏入DCC的時侯,
一: N規DCC化才剛開始
二: 高速列車DCC化簡直是在萌芽階段
三: KATO的蒸機的DCC化速度簡直是十年才行一步, 很慢
四: DCC 著實價錢太高昂, 沒有充裕的財力, 踏入DCC的門檻會弄到不倫不類
五: DCC 還未達致簡單的程度, 不少安裝設定, 還需要用家的一點技術知識, 還未可以做到即插即玩的階段
縱使DCC 仍有很多問題, 但小第仍以DCC 為最終目標, 繼續留意, 相信不用十年, DCC 可以到達即插即玩的境地
如果車友是以新幹線/高速列車為收集對象, DCC 仍不是時候; 蒸汽機的, 還可以等待一下技術進步; 個人認為現在只有玩機關車才會有DCC的樂趣, 愚見
一: N規DCC化才剛開始
二: 高速列車DCC化簡直是在萌芽階段
三: KATO的蒸機的DCC化速度簡直是十年才行一步, 很慢
四: DCC 著實價錢太高昂, 沒有充裕的財力, 踏入DCC的門檻會弄到不倫不類
五: DCC 還未達致簡單的程度, 不少安裝設定, 還需要用家的一點技術知識, 還未可以做到即插即玩的階段
縱使DCC 仍有很多問題, 但小第仍以DCC 為最終目標, 繼續留意, 相信不用十年, DCC 可以到達即插即玩的境地

如果車友是以新幹線/高速列車為收集對象, DCC 仍不是時候; 蒸汽機的, 還可以等待一下技術進步; 個人認為現在只有玩機關車才會有DCC的樂趣, 愚見
先問問自己, 喜歡什麼樣的車, 喜歡怎麼個玩法? 有要做場景嗎?
什麼車關係到好不好裝Decoder, 因為有空間的問題, 還有安裝的方式,
1,如果你喜歡N列車組, 前後燈亮的方式又要保留, 那記得多花一點錢, 除了控制馬達的Decoder外, 還要額外加裝Function decoder來控制燈光. 如果列車組是像日本車, 馬達放在第二車, 那至少要準備二個Function Decoder放在前後車箱來控制前後燈, 一個Decoder是負責馬達. 當然啦, 不在乎燈光效果的人當然不用管, 只是有多少人能夠不理會燈光效果?
2.N蒸機的話, 煤水車是放Decoder的好地方,如果煤水車本身不具有將電拉進來的設計, 就要想辦法把馬達, 電源, 前燈的線安排好, 再走進蒸機裡.
3.N型車頭為主的人, 安裝Decoder是比較簡單一些, 但也不是絕對, 像美國柴電可利用空間通常比較多一點, 日本的車頭空間就較少,有時需要修車體. 自己有適用工具的人是不用怕, 如果不想動手,只想買來就可以用的人, 多考慮一下.
再來就是場景與玩車的方法, 如果是趴趴熊一族的人, 軌道拆拆裝裝的人, DCC先不用考慮, 因為從它得不到太多的好處. 有要做場景的人, 不想軌道電源配線太複雜的人, DCC是很好的選擇, 可是你只有主線一圈, 外加數個道岔的人, 或是像Kato/Tomix軌道系統的人, 道岔有設電源開關時, 倒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想要把路線規畫的複雜一點, 比較有調度樂趣時, 卻也有一些缺點, 首先是軌道的清潔問題, 當你的熱情過了一陣子之後, 軌道可能一個月或數個月才跑幾次, 這時候就會發現清潔軌道是件令人受不了的事, 尤其是道岔比較不好清理, 可能花了很久的時間好不容易清好了,卻又跑沒多久, 接下來好一陣子後, 又要重來一次, 所有的欣喜都被清潔軌道這檔事給澆熄了. 另外一點是道岔加多, 代表軌道不平整的機會增高, 車子跑不順的機會也會增加, 跑起來也很煩人.
軌道不清潔對 DCC有一些影響, 尤其很多N的車子重量都不是很重(特別是日車), 只要一段時間不玩, 導電性下降, 控制性/燈光效果都受影響, 又不想花太多錢買比較貴的產品(如新一代比較不怕導電性差的Decoder), 這時又會不爽了.
還有一點要考慮清楚, DCC的相關設備在台灣不容易取得, 至少不像美國/德國有多樣且方便的取得方式, 如果你沒有自行解決基本問題的習慣, 也不想花太多時間詳讀使用手冊,一有問題只想上TTS問, 這樣你會玩得很辛苦. 還有最好先準備好小工具, 如電烙鐵, 因為要加工的機會頗高, 當然你要花錢了事也是可以的啦..
最後, 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經費問題! 一片Decoder少說也十來塊.....美金! 好一點的三十多美金也跑不掉,如果全面數位化, 車子數量又不少時, 就會發現錢還真不夠花, 而且以上還沒有提到道岔控制器, 電腦介面, 區段回報器等.
說了這麼多, 似乎有點在澆想要進入 DCC世界車友的冷水, 呵呵, 其實不是, 只是不想讓車友花太多不必要的錢.
撇開N車不好裝音效的缺點外, DCC化後還是有些樂趣, 首先是所謂的常點燈, 只要DCC化, 就不用花大錢買常點燈設備了, 入門級的DCC控制器, 價錢不會比常點燈設備高出多少, 車子也不用安裝常點燈基板. 控制的樂趣也頗高, 尤其是路線設計成簡單的單線區間時, 就能做更好的控制了. 如果你的場景經常有朋友一起娛樂時, 還可以用多個操作器一起玩耍, 這也是很快樂的.
什麼車關係到好不好裝Decoder, 因為有空間的問題, 還有安裝的方式,
1,如果你喜歡N列車組, 前後燈亮的方式又要保留, 那記得多花一點錢, 除了控制馬達的Decoder外, 還要額外加裝Function decoder來控制燈光. 如果列車組是像日本車, 馬達放在第二車, 那至少要準備二個Function Decoder放在前後車箱來控制前後燈, 一個Decoder是負責馬達. 當然啦, 不在乎燈光效果的人當然不用管, 只是有多少人能夠不理會燈光效果?
2.N蒸機的話, 煤水車是放Decoder的好地方,如果煤水車本身不具有將電拉進來的設計, 就要想辦法把馬達, 電源, 前燈的線安排好, 再走進蒸機裡.
3.N型車頭為主的人, 安裝Decoder是比較簡單一些, 但也不是絕對, 像美國柴電可利用空間通常比較多一點, 日本的車頭空間就較少,有時需要修車體. 自己有適用工具的人是不用怕, 如果不想動手,只想買來就可以用的人, 多考慮一下.
再來就是場景與玩車的方法, 如果是趴趴熊一族的人, 軌道拆拆裝裝的人, DCC先不用考慮, 因為從它得不到太多的好處. 有要做場景的人, 不想軌道電源配線太複雜的人, DCC是很好的選擇, 可是你只有主線一圈, 外加數個道岔的人, 或是像Kato/Tomix軌道系統的人, 道岔有設電源開關時, 倒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想要把路線規畫的複雜一點, 比較有調度樂趣時, 卻也有一些缺點, 首先是軌道的清潔問題, 當你的熱情過了一陣子之後, 軌道可能一個月或數個月才跑幾次, 這時候就會發現清潔軌道是件令人受不了的事, 尤其是道岔比較不好清理, 可能花了很久的時間好不容易清好了,卻又跑沒多久, 接下來好一陣子後, 又要重來一次, 所有的欣喜都被清潔軌道這檔事給澆熄了. 另外一點是道岔加多, 代表軌道不平整的機會增高, 車子跑不順的機會也會增加, 跑起來也很煩人.
軌道不清潔對 DCC有一些影響, 尤其很多N的車子重量都不是很重(特別是日車), 只要一段時間不玩, 導電性下降, 控制性/燈光效果都受影響, 又不想花太多錢買比較貴的產品(如新一代比較不怕導電性差的Decoder), 這時又會不爽了.
還有一點要考慮清楚, DCC的相關設備在台灣不容易取得, 至少不像美國/德國有多樣且方便的取得方式, 如果你沒有自行解決基本問題的習慣, 也不想花太多時間詳讀使用手冊,一有問題只想上TTS問, 這樣你會玩得很辛苦. 還有最好先準備好小工具, 如電烙鐵, 因為要加工的機會頗高, 當然你要花錢了事也是可以的啦..
最後, 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經費問題! 一片Decoder少說也十來塊.....美金! 好一點的三十多美金也跑不掉,如果全面數位化, 車子數量又不少時, 就會發現錢還真不夠花, 而且以上還沒有提到道岔控制器, 電腦介面, 區段回報器等.
說了這麼多, 似乎有點在澆想要進入 DCC世界車友的冷水, 呵呵, 其實不是, 只是不想讓車友花太多不必要的錢.
撇開N車不好裝音效的缺點外, DCC化後還是有些樂趣, 首先是所謂的常點燈, 只要DCC化, 就不用花大錢買常點燈設備了, 入門級的DCC控制器, 價錢不會比常點燈設備高出多少, 車子也不用安裝常點燈基板. 控制的樂趣也頗高, 尤其是路線設計成簡單的單線區間時, 就能做更好的控制了. 如果你的場景經常有朋友一起娛樂時, 還可以用多個操作器一起玩耍, 這也是很快樂的.

小弟再補充一些
以小弟個人玩過類比及數位的經驗來說
其實數位控制最大的優點
它可以不須作軌道區間就可以同時控制兩部以上車頭做同向及反向行進
也可以在同一段軌道上放置多部車頭而只操控其中任一台車
停止或行進中都可以開關燈 而且亮到嚇死人(絕非常點燈可以比擬)
可以個別指令同時運轉中的車頭行進方向.速度及亮燈與否
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功能而且只需要一部數位控制器
部份數位控制系統還可以允許一部類比車與數位車同時運轉
而且一樣可以個別控制其行進方向及速度(但類比車的車燈是恆亮無法開關)
當然數位控制的缺點就是每台車頭都需安裝解碼晶片
這是比較讓初入門者猶豫的地方
其實買了一大堆車
卻永遠只能同時跑一兩列車還要做許多複雜的軌道區隔及供電
那不是很可惜又麻煩嗎?
大可將買車的經費挪部分來升級數位控制
可增加許多樂趣
相信數位的優點絕對大過於其缺點
以上拙見給各位參考
謝謝!! :D
以小弟個人玩過類比及數位的經驗來說
其實數位控制最大的優點
它可以不須作軌道區間就可以同時控制兩部以上車頭做同向及反向行進
也可以在同一段軌道上放置多部車頭而只操控其中任一台車
停止或行進中都可以開關燈 而且亮到嚇死人(絕非常點燈可以比擬)
可以個別指令同時運轉中的車頭行進方向.速度及亮燈與否
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功能而且只需要一部數位控制器
部份數位控制系統還可以允許一部類比車與數位車同時運轉
而且一樣可以個別控制其行進方向及速度(但類比車的車燈是恆亮無法開關)
當然數位控制的缺點就是每台車頭都需安裝解碼晶片
這是比較讓初入門者猶豫的地方
其實買了一大堆車
卻永遠只能同時跑一兩列車還要做許多複雜的軌道區隔及供電
那不是很可惜又麻煩嗎?
大可將買車的經費挪部分來升級數位控制
可增加許多樂趣
相信數位的優點絕對大過於其缺點
以上拙見給各位參考
謝謝!! :D
給我火車,其餘免談!!!!!!
目前考慮的是
1‧將軌道放在餐桌桌面(當然他一定叫我自己做餐桌啦 [cl] )
上方蓋玻璃隔絕髒東西,邊吃飯邊看車車跑
2‧做在未來小工作室地板下
地板架高,將平面板子及軌道放進去
要玩的時候再用"機絲"把板子平昇上來
1的問題是
尺寸可能會造成超巨大的餐桌
一般6人大小的餐桌,也不過80 x 150 ~ 90 x 160
若軌道平面空間需90 x 180,再加上四邊木板結構
餐桌一定會非常大......
2的問題是
小工作室原本就不大,要玩時椅子收進去,左右剩沒多少空間
萬一有朋友要一起來玩時,小工作室沒地方站人,只能擠在門口
所以dylansu要找出適合的軌道配置,算出尺寸
快去算吧 [t]
1‧將軌道放在餐桌桌面(當然他一定叫我自己做餐桌啦 [cl] )
上方蓋玻璃隔絕髒東西,邊吃飯邊看車車跑
2‧做在未來小工作室地板下
地板架高,將平面板子及軌道放進去
要玩的時候再用"機絲"把板子平昇上來
1的問題是
尺寸可能會造成超巨大的餐桌
![3line [3l]](./images/smilies/nmsn_3line.gif)
一般6人大小的餐桌,也不過80 x 150 ~ 90 x 160
若軌道平面空間需90 x 180,再加上四邊木板結構
餐桌一定會非常大......
2的問題是
小工作室原本就不大,要玩時椅子收進去,左右剩沒多少空間
萬一有朋友要一起來玩時,小工作室沒地方站人,只能擠在門口
所以dylansu要找出適合的軌道配置,算出尺寸
快去算吧 [t]
Dylansu兄:
我以自己的經驗來說好了!!!
早在10年前高中時期我就買過N的產品,
N的產品對於我這個住在台北市的人,
他是比較合適的,面積不會大的太誇張,
而後認識了Chef他借給我他的IB讓我玩玩DCC,感覺非常有趣,
本來我想以我自己學電子的角度,去自動控制火車的想法,
在玩到DCC後,這想法就直接跳過,
當我玩到DCC的產品後才覺得...他比較像真實世界的火車,
同一股軌道上可以自由控制各個車頭的速度,甚至可以方向相反,
這是DCC的基礎,其他的延伸有關於車頭燈光 音效控制,岔軌控制與信號燈的控制,
其實跳入DCC說實在的,晶片很貴,控制器價格約在基礎類比的五倍,
跳入這個圈圈,真的很花錢,若要多跳入其他自動控制與音效方面的設備,更加驚人,
以一台最便宜的N規DD13 KD55的車,大概價格約為900左右,
一顆Digitrax的DZ123也要15塊美金而沒有BEMF功能,
要有BEMF功能DZ143也要30塊美金,跟車價差不多的晶片,划算嗎???
我就偏偏改了兩台這樣的車,
從以前我收車就拼命收,
其實很多車在深深的角落裡,可能連玩都沒玩,
因為類比車同時在一個股道兩台要控制就有點吃力,要看看會不會追撞,
另外有些是當時一時喜歡,衝動買下的車,
後來有玩嗎??
對於某些車......真有點對不住
後來就有一種觀念,真正喜歡的車才買,買了就會去加裝晶片,
不然冷凍那些車還蠻可憐的,不如拿錢去買晶片讓喜歡的車跑跑,
加裝晶片不見得有太多的困難,只是你要求的點是什麼?
例如車子如Chef的KOF2都可以加裝晶片,還有什麼車不能加,事在人為....
我也是一個趴趴族,但我卻去玩區段偵測與自動控制,
我沒有現成的場景...
我沒有固定的軌道....
那我玩區段控制是在白癡什麼???
因為我在練習,若現階段可以拆卸軌道的狀況區段偵測都做不好,
那更何況在要做場景的時候你把軌道固定後才犯錯來的好吧!!!
有些人覺得自動控制就變成看電腦玩,這樣有什麼意思嗎???
我想並不是如此,而是說當自己沒能力同時控制那麼多火車時,
你可以專心控制一列你自己想控制的,並可以讓其他列車同時在景內奔跑,
那不就更像極了現實狀況??
至於景多大,得看看自己的領域面積有多大,收藏有很多種方式,
有人就做成木板,像Chef,
有人就做成餐桌,
更有像XN的運轉會,可拆卸,
還有一種可以做成佔地面積不多,沿著牆面作,
外國更有螺旋狀的上升,
這點多看看一些大廠的線路Layout書就好,
可提供給你更多的意見,
多大DCC才好玩,我說都好玩,因為他像真.....
台灣大多玩N規的人,都是買日系車,因為價格比較能接受,
也有很多人玩台灣的,
我自己很喜歡台灣火車,比較有親切感,
但是那價格我真的寧願買歐洲車,
歐洲車的細緻可是驚人的,
而且裝置晶片大多都比較容易....所以玩日規車算是最容易,
但現在只有KATO會去推廣DCC其他廠家停留在類比式控制,
這樣就不能玩DCC嗎???
我相信阿杭不會認同..我更不認同,所有類比車都能改,要不要花心思改,
怕不怕車被拆壞,這點.....自己要先有認知....
懶人改車法....找有插座的車或配對的晶片是最簡單,
但真心喜歡的車沒這些東西....能改嗎....當然可以...要與不要而已!!!
PS:你家貓很可愛,有個會木工的老婆更不錯,可以幫忙你,而且支持你的興趣,
但任何興趣都是得量力而為.....
千萬別有小時後的心態....別人有我也要有....
這樣....就很無趣....因為那不是你內心真正想擁有的!!!希望你仔細考量!!!
我以自己的經驗來說好了!!!
早在10年前高中時期我就買過N的產品,
N的產品對於我這個住在台北市的人,
他是比較合適的,面積不會大的太誇張,
而後認識了Chef他借給我他的IB讓我玩玩DCC,感覺非常有趣,
本來我想以我自己學電子的角度,去自動控制火車的想法,
在玩到DCC後,這想法就直接跳過,
當我玩到DCC的產品後才覺得...他比較像真實世界的火車,
同一股軌道上可以自由控制各個車頭的速度,甚至可以方向相反,
這是DCC的基礎,其他的延伸有關於車頭燈光 音效控制,岔軌控制與信號燈的控制,
其實跳入DCC說實在的,晶片很貴,控制器價格約在基礎類比的五倍,
跳入這個圈圈,真的很花錢,若要多跳入其他自動控制與音效方面的設備,更加驚人,
以一台最便宜的N規DD13 KD55的車,大概價格約為900左右,
一顆Digitrax的DZ123也要15塊美金而沒有BEMF功能,
要有BEMF功能DZ143也要30塊美金,跟車價差不多的晶片,划算嗎???
我就偏偏改了兩台這樣的車,
從以前我收車就拼命收,
其實很多車在深深的角落裡,可能連玩都沒玩,
因為類比車同時在一個股道兩台要控制就有點吃力,要看看會不會追撞,
另外有些是當時一時喜歡,衝動買下的車,
後來有玩嗎??
對於某些車......真有點對不住
後來就有一種觀念,真正喜歡的車才買,買了就會去加裝晶片,
不然冷凍那些車還蠻可憐的,不如拿錢去買晶片讓喜歡的車跑跑,
加裝晶片不見得有太多的困難,只是你要求的點是什麼?
例如車子如Chef的KOF2都可以加裝晶片,還有什麼車不能加,事在人為....
我也是一個趴趴族,但我卻去玩區段偵測與自動控制,
我沒有現成的場景...
我沒有固定的軌道....
那我玩區段控制是在白癡什麼???
因為我在練習,若現階段可以拆卸軌道的狀況區段偵測都做不好,
那更何況在要做場景的時候你把軌道固定後才犯錯來的好吧!!!
有些人覺得自動控制就變成看電腦玩,這樣有什麼意思嗎???
我想並不是如此,而是說當自己沒能力同時控制那麼多火車時,
你可以專心控制一列你自己想控制的,並可以讓其他列車同時在景內奔跑,
那不就更像極了現實狀況??
至於景多大,得看看自己的領域面積有多大,收藏有很多種方式,
有人就做成木板,像Chef,
有人就做成餐桌,
更有像XN的運轉會,可拆卸,
還有一種可以做成佔地面積不多,沿著牆面作,
外國更有螺旋狀的上升,
這點多看看一些大廠的線路Layout書就好,
可提供給你更多的意見,
多大DCC才好玩,我說都好玩,因為他像真.....
台灣大多玩N規的人,都是買日系車,因為價格比較能接受,
也有很多人玩台灣的,
我自己很喜歡台灣火車,比較有親切感,
但是那價格我真的寧願買歐洲車,
歐洲車的細緻可是驚人的,
而且裝置晶片大多都比較容易....所以玩日規車算是最容易,
但現在只有KATO會去推廣DCC其他廠家停留在類比式控制,
這樣就不能玩DCC嗎???
我相信阿杭不會認同..我更不認同,所有類比車都能改,要不要花心思改,
怕不怕車被拆壞,這點.....自己要先有認知....
懶人改車法....找有插座的車或配對的晶片是最簡單,
但真心喜歡的車沒這些東西....能改嗎....當然可以...要與不要而已!!!
PS:你家貓很可愛,有個會木工的老婆更不錯,可以幫忙你,而且支持你的興趣,
但任何興趣都是得量力而為.....
千萬別有小時後的心態....別人有我也要有....
這樣....就很無趣....因為那不是你內心真正想擁有的!!!希望你仔細考量!!!
三個朋友都有同樣的興趣,音響 養魚 火車........
女朋友說:其實我們三個人只有一個共同的樂趣............就是愛亂花錢.........
女朋友說:其實我們三個人只有一個共同的樂趣............就是愛亂花錢.........
我不能同意您更多......MUSE 寫:絕對可以玩DCC.....![]()
HO 跟 N 的路線, 端視您對空間與花費多寡的想法了
但是另外一個可以玩DCC 的重點是:
數位控制器 可以玩"很多"數位車, 跟 "1"台 類比車
數位車 可以 被 "很多" 類比控制器玩 更可以 被 數位控制器 玩
意思是 數位後, 您可以玩的車, 或花樣變多了, 但是您如果想返樸歸真 數位車 也可以給類比車跑, 玩下去不會吃虧的!.....我是勸敗一族~~~~
花費這點,我沒有意見
家裡比較認真賺錢的人是他 [d]
空間這個部份
一來家裡空間是固定的(如果能每天長大該多好啊
![mouth water [w]](./images/smilies/nmsn_water.gif)
二來貓口比人口多,公民投票我們一定輸
所以只能在貓用剩的空間玩車車了
![3line [3l]](./images/smilies/nmsn_3line.gif)
Chef 大大,很榮幸地第一個就得到您的回應,Chef 寫:真高興有一位跟我一樣的車友,因為喜歡調度運轉而投入數位的世界 :D
....
話說我會喜歡車輛的調度,可能是有原因的。
小時候生長在 台北機廠 裡,每天下午最有趣的事,
就是和一群哥們去幫忙鐵道工人推送載運菸草的貨車和把他們連結起來,
然後等R50回機廠調度後來接,
國中的時候,一次考試成績不錯,父母送給我一組貨列火車玩具,
機關車底部有一個開關,可以控制車輛前進或後退,
因為覺得玩具組所附贈的環形軌道不好玩,自己利用木頭廢材做了做了一套軌道,
可以讓車頭做自動往返,也改良了貨車斗,可以透過通過時碰觸機關來裝卸玩具木頭,
念大學的時候,第一次接觸電腦,就迷上了「鐵路A計畫」,一路從英文版、日文版、中文版的第一代玩到現在的第七代,
看見原本荒涼的土地,因為火車的通行讓城鎮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無數次都會讓我很感動。
去年進入鐵道模型的世界,抱著睡覺的第一本日文書是 KATO 的型錄,第一本英文書就是 Model Railroder,
因為英文對我來說比日文容易的多,所以看了許多裡面介紹 DCC 的文章,
當時當然是看得霧沙沙,只能知道鐵道模型有許多不同的玩法,
後來因緣際會,在 蔡武男 老師場景課的 年終聚會 上認識了 杭大,
因為要搬到三峽,和他住的近,想到以後可以去看他玩DCC很方便,覺得安心許多,
而在 DCC 運轉會上,終於實際看到了 DCC 車輛的運轉,真是非常感動。
這樣的過程,讓我覺得很幸運,至少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剛好遇到而且能播空參加一次像今年這樣的 DCC 的運轉會。
我目前大概的計劃是:
第一階段預估是三個月、NTS 6000/月 的設備資金(不含車輛),確實地讓現有的兩列客列和一列貨列,能以數位控制的方式運轉。
第二階段執行唱歌、冒煙、點燈,時間及資金待詢。
第三階段執行行控,時間及資金待詢。
對 Chef 大大的一句話印象很深刻:「歡迎來到真世界」,
雖然不知道這樣的計畫結果如何,不過充滿期待的心情是無庸置疑的 。
題外話 1:我和我老婆聊到您時,都是以 Chef 大神稱呼,不過因為一開始我講的不太清楚,
他聽成了 Chef 「大嬸」,一付很疑惑也很雀躍的問我:有 「大嬸」 在玩火車啊 !!
我趕忙跟他解釋,後來變成我們之間有趣的話題了 :D
不好意思拿您的名諱開玩笑,希望您別介意。
題外話 2:我自己身在資訊產業,深切了解到時間和精神的寶貴,
對於您花了心血和時間鑽研技術和產品,實在非常的欽佩和感激。
為了怕這些資料流失,我已將他們整理成「Chef 的 xxx」系列電子檔,作為自己參考,如果您有需要的話,我再寄給您。
最後由 dylansu 於 2007-02-10 06:20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DYLAN ●現實的殘酷是築夢的良鋼●
蔡武男場景教室 第三期正規班 結業
場景習作(一)[製作中...94%]
師訓:一日有練,一日有功;一日不練,三日成空
蔡武男場景教室 第三期正規班 結業
場景習作(一)[製作中...94%]
師訓:一日有練,一日有功;一日不練,三日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