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列車平穩度測試的影片以及台中-板橋全程車窗影片五十幾分鐘一鏡到底
台灣高鐵終於快要通車了,這個台灣空間革命的工程,將會為台灣帶來很
大的改變,各位可以想想以前要從土城.板橋.中和.新店.淡水.北投等地
要到台北市區的話要花多久?那現在呢?台灣高鐵也是一樣,以前到台中.
高雄要多久?未來呢?將會產生徹底的改變.
終於有機會去試乘高鐵,之前有著不少搭日本新幹線的經驗,所以也想看
看這源自日本新幹線700系與500系的台灣高鐵700T列車有沒有跟日本的
一樣好,一樣平穩呢?於是我想到了我在日本搭新幹線時,附送的飲料都直
接放在桌上或窗台上都不會怎樣,當然對台灣高鐵首先就要做出這個測
試,我把水放在窗台上,平穩度跟日本一樣,此時的時速應該是兩百多以
上的.
目前排出的班表,板橋左營間只有站站停與只停台中或只到台中的這幾
種模式,而且班距很長,開的速度也沒全力開,我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正
如媒體報導高鐵有系統整合的問題,所以拉大班距放慢速度是增加安全
的方法,等到一切都順了後,而且需求量也大了後,相信一定會有所改變
的,不過還是會有到開時速三百公里的時候的.
基本上台灣高鐵的列車跟新幹線的列車大概都差不多,我注意到他通過
隧道時的壓力改變幾乎察覺不出來,新幹線有的車型就會比較明顯的改
變,我想台灣的隧道斷面比較大也是原因之一吧,不過有些人還是覺得
會耳鳴,這邊我注意到有一個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廁所似乎小了點,日
本是把洗手台做在走道上,所以兩三間廁所可以共用一個,而台灣則是
把他做在廁所內,一間一個,這樣可能會佔去不少空間吧!還有就是那開
門的按鈕,不是很好按,這時自強號的似乎反而好用多了.
回想過去台北捷運施工時,也是許多的不確定性與恐怖因素,從整個工
程到一個垃圾桶無一不被批評,而現在蓋高鐵兩方角色互換,批評與質
疑當然還是存在,只是以前批評並不會被說成"唱衰",而更多的批評才
能讓大家想的更完善不是嗎?而當初捷運也一堆人喊不敢坐,但現在呢?
這麼大的一個工程,不論誰在朝在野,誰去承包工程,都一定會有某種程
度的利益輸送,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很現實的就是會如此,在野與
媒體的強力監督也是必然的,現在的情況大家剛好的很稱職的扮演好自
己的角色,大家也該多體諒別人的角色,不要把理性討論淪為口號鬥爭,
這樣對整個社會才是最有利的.
高鐵終究將會通車,也遲早會融入大家的生活中,希望在沒有時間壓力
與安全的前提下通車,我不敢保證這是一條絕對不會出事的鐵路,但我
期待他能帶給台灣的改變,看著窗外熟悉的景色快速的後退,想到在日
本搭遍新幹線成千上萬公里的旅程,都沒有親自坐在高鐵列車奔馳在
台灣土地上的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