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列車也是高架捷運的一種,特別是由磁浮式推動,
這種低速磁浮列車不是什麼高科技了,連中國大陸
也在實驗場測試中.

台北捷運因為是三輛車一個編組 無法單獨行駛一個車廂lin0809 寫:其實一條捷運的建立已是不簡單,當初捷運蓋好之後不是改善了北投至新北
投站間僅利用三節車廂還是有那麼大的噪音,那假如改成以前新北投
線的做法,僅利用一節車廂呢?是否可以改善,因新北投線的運量其實不多
僅假日較多人潮,不知是否可如此改善,還有待"賢能的政府"研議。
看到這樣的新聞, 真是令人汗顏~~~NTSB 寫:分享一下我在上海搭乘磁浮列車的經驗:運作的噪音很大,到車站外部就可以
聽到噪音,進入車廂後也可以聽到一定程度的聲音,不比一般火車低,也搞不
清楚是從哪冒出來的,而且車廂在使出車站也是搖的漫利害的,跟台鐵行駛施
工中軌道時搖的差不多了,也是令我驚訝,這真的是磁浮嗎???
問題就是出在台灣沒有嚴格限制器機車的總量,使得公車以及輕軌的空間受到壓縮只要稍微隔出一個車道用來當公車專用道,就會造成嚴重的交通阻塞,政府只想說趕快引進MRT BRT LRT MLT等等的現代化捷運設施,卻沒有想好其他的配套政策,只想說民眾自己會乖乖的從舒適方便的私家車轉移到捷運系統上,而且大眾對公車的印象還停留在擁擠不舒適,等車的時候要承受風吹日曬的刻版印象,對於公車捷運中的"公車"一詞,自然就比較無法接受。瓦斯桶 寫:看到人家日本的公車專用道,高架的專用路權,且安全管理的設備更是齊全,有專屬的車站無障礙設施,公車不用等紅綠燈,在看看台灣的公車專用道,跟一班車到搶路線,上車的月台也在平面,乘車的客人也要經過斑馬線紅綠燈,唉!亂成一團,虧台北市還益證嚴詞的講說,這是既定的交通政策,好像是多麼偉大的交通設施呢!看來改天又要改成高架的才能再多花一些錢吧!去考察的交通官員們,到底有沒有認真的去看看外國的優點到底在哪呀!令人心寒呀!連公車專用道都規劃不好,還想花8億(台北市希望可以只花4億)蓋一條短短的磁浮捷運,不如將這些錢花在蓋像日本的高架公車專用道上吧!現在的官員呀!不會做事也不要亂花錢呀!不用心也不要亂搞呀!
磁浮每公尺造價需40萬~台幣嗎?瓦斯桶 寫:恕刪
1.短短的新北投支線居然會想採用磁浮模式,其距離居然比各國的試驗線還短可謂全世界第一創舉!平均每公尺造價高達40萬,超有錢台北人花錢的方法更令人汗顏呀!
嘿!esvr 寫:磁浮每公尺造價需40萬~台幣嗎?
那~請問,高鐵每公尺造價是多少呢?
可是我覺得,新北投線如果當初真的沒有做的話也是會被抨擊 XDsebastia 寫:有點疑惑
如果是附近居民咸捷運噪音太大
當初還在北淡線時期柴油機車的噪音會比較小嗎?
小弟的觀感,捷運還做這條線出來根本沒有必要(作為新進駕駛練車路線倒是可以)
以新北投的旅次來看,公車接駁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