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下來,累積的補機照,與各位分享:
http://album.blog.yam.com/album.php?use ... er=1264437
「補機」是俗稱,比較精確的稱謂是「輔助機車」或「救援機車」,前者意思是待救車本身還能動,後者通常待救車已經無法自力運轉了;一般來說,輔助機車在後救援機車在前,不過其實也看過列車到終點站後,可能因時間關係,就由補機在前直接折返的狀況。
電化區間最常見的補機非E300莫屬,偶爾十分罕見的也會以柴電掛補(包括E100都擔任過補機),儘管掛補是台鐵與旅客的痛,可是看在鐵道迷眼中,可是令人熱血沸騰的呢!
補機特集
多謝兩位大大的回應,順便聊些補機相關話題:
拍補機是真的比較困難,因為多數狀況掛補是偶然,且補機一旦出現,通常只能以尾追的方式拍攝,可是「拍攝區」通常是以「攔截」為前提建立,尾追的時候不但視野可能比原先設定的情況糟,而且目標高速遠離的狀況絕對比目標向我們接近難拍,還有更糟糕的是緊張加上得失心,我覺得很多照片純粹是被自己的心情搞砸的(最慘的一次,目擊E100+CK101+CK124北上中壢通過,有相機,居然沒拍到!)。
結論是,越是緊要關頭越要放鬆心情,每次看到補機,好像也都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驗。
PS.還好現在是新山線新時代,記得當年跑舊山線時,自強號一旦受困卡在山上,前(後)方的列車不但當場被卡住,有時還得先拋下自己的車廂,把受困自強推過山後,再回頭把自己的車廂拉走;路局人員跟乘客是急得要命,鐵道迷看得津津樂道就是......
拍補機是真的比較困難,因為多數狀況掛補是偶然,且補機一旦出現,通常只能以尾追的方式拍攝,可是「拍攝區」通常是以「攔截」為前提建立,尾追的時候不但視野可能比原先設定的情況糟,而且目標高速遠離的狀況絕對比目標向我們接近難拍,還有更糟糕的是緊張加上得失心,我覺得很多照片純粹是被自己的心情搞砸的(最慘的一次,目擊E100+CK101+CK124北上中壢通過,有相機,居然沒拍到!)。
結論是,越是緊要關頭越要放鬆心情,每次看到補機,好像也都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驗。
PS.還好現在是新山線新時代,記得當年跑舊山線時,自強號一旦受困卡在山上,前(後)方的列車不但當場被卡住,有時還得先拋下自己的車廂,把受困自強推過山後,再回頭把自己的車廂拉走;路局人員跟乘客是急得要命,鐵道迷看得津津樂道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