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支路的網頁多了些東西
三條線= ="ck101 寫:還有太魯閣號和PP自強號的設計圖
看到那張PP車的平面圖發現
那張如果沒猜錯
是AFV的PP車原圖改的
因為AFV PP造型有問題的地方那張圖都有
從最前端E1000開始
1.E1000協面弧度這張圖看來就是AFV的圓頭PP車,前方整流罩與車體接縫的側視圖應該是直線的!AFV PP因為弧度太大造成接縫有折角,這張圖有折角,所以圓頭PP車問題還在。
2.轉向架中心位置偏移。E1000第一轉向架二次簧右側彈簧基座也有登車梯的功能,因此在位置上二次簧右側彈簧基座應該在登車梯正下方,這張圖有左偏的情況,剛好與AFV PP車錯誤吻合。
3.連結器位置過低,與AFV PP的連結器位置相仿。
4.PPT客車LED過小。
5.PPT客車車頂過低壓縮窗戶以上空間問題,也與AFV PP問題一樣。
6.那個PPT的床下機器看起來是多麼的熟析呀!哈 :D
以上種種可以幾乎斷定那是AFV的PP車設計圖
如果鐵支路要生產N的PP車那麼以上問題都要改進比較好
不然HO PP的慘案會在N規再度上演= ="
不過有件事是值得高興的
就是車頭應該是有動力的沒錯XD
推拉式!推拉式!哈哈哈哈...
老實說,鐵公司要研發 PP 我是覺得有點不智 = =
雖然 E1000 有流線型的外型,PP 也是台灣第一款推拉式列車,
但他的利基也早已被 Kibu 捷足先登,且 Kibu 的 PP 模型,其品質有目共睹,我想不到鐵支路還有什麼優勢 :?
兩強若要對幹,只會兩敗俱傷 ><
除非他採用車頭出力 (這一點有人在講,所以還有市場)
我想,最好的方式是,Kibu 提供 E1000 的殼,鐵支路設計動力
不過我想兩家都不會同意吧
我想,鐵支路應把資源放在更有賺頭的地方上,有些車目前只有銅車而尚未有塑膠車,例如 DR3100、DRC1000、SPK2300 / SPK32700 等
不是每個人都有財力買銅車,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銅車的精緻,出上述幾款的塑膠車一定會大受歡迎的...
雖然 E1000 有流線型的外型,PP 也是台灣第一款推拉式列車,
但他的利基也早已被 Kibu 捷足先登,且 Kibu 的 PP 模型,其品質有目共睹,我想不到鐵支路還有什麼優勢 :?
兩強若要對幹,只會兩敗俱傷 ><
除非他採用車頭出力 (這一點有人在講,所以還有市場)
我想,最好的方式是,Kibu 提供 E1000 的殼,鐵支路設計動力
不過我想兩家都不會同意吧

我想,鐵支路應把資源放在更有賺頭的地方上,有些車目前只有銅車而尚未有塑膠車,例如 DR3100、DRC1000、SPK2300 / SPK32700 等
不是每個人都有財力買銅車,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銅車的精緻,出上述幾款的塑膠車一定會大受歡迎的...
市場評估的結果吧!stallings 寫:老實說,鐵公司要研發 PP 我是覺得有點不智 = =
一般來說,收藏都喜歡收剛開始服役或是快停駛的車,但 PP 說新也不新,也沒有要停駛
雖然 E1000 有流線型的外型,PP 也是台灣第一款推拉式列車,
但他的利基也早已被 Kibu 捷足先登,且 Kibu 的 PP 模型,其品質有目共睹,我想不到鐵支路還有什麼優勢 :?
除非他採用車頭出力 (這一點有人在講,所以還有市場)
我想,最好的方式是,Kibu 提供 E1000 的殼,鐵支路設計動力
不過我想兩家都不會同意吧
我想,鐵支路應把資源放在更有賺頭的地方上,有些車目前只有銅車而尚未有塑膠車,例如 DR3100、DRC1000、SPK2300 / SPK32700 等
不是每個人都有財力買銅車,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銅車的精緻,出上述幾款的塑膠車一定會大受歡迎的...
反正還沒排入生產日程
什麼時候上市還不知道
會不會像EMU100當初無限期終止誰也說不清
而且鐵支路也生產了與福牌重疊的莒光復興號
應該是銷售額與沒重疊的差距不大才會有打算生產PP吧
而且鐵道模型的保值性高替代性也高
換車或雙車一族或許不少
有沒有優勢還很難講
鐵支路有床下機器、動力上的優勢
E200動力比起R100有十足的進步
耐操度也大幅提升了
相信未來的TEMU與EMU100的DCC Ready也會更上層樓
等到E1000要上路會怎樣的品質很難說
床下機器的問題也是
KIBU模組化設計讓PPX車廂少了一些東西
哪天鐵支路的PPX把床下的四個排排站的小桶子做出來了會不會吸引人就不曉得了
還有那個耐用的E200集電弓
與E1000是同型號的唷~
不過不一定同想像的那麼好
那堆AFV PP的造型錯誤問題不改善就會被人嫌死
(上一篇還有一個地方忘了提,就是AFV的PP車廂車體造型錯誤,弧線竟然用折線取代)
價格也是很大的因素
鐵支路在KIBU公告漲價後放出這樣的消息有啥用意呢?
嘿嘿
良性競爭對消費者來說總是好的^^
這兩者的競爭優勢,個人覺得比較對KIBU不利
因為一家還只是計畫中
另一家已經進入最終樣式不再改版
到時候車輛一定會有差距的
套句賀老頭名言:未來,有無限可能...
不過我想可能還是兩三年後的事吧!
其中會不會突然冒出一些怪怪產品也不一定
像餐車客廳車本來也不在計畫內阿
(依照零件共通原則,如果鐵支路生產PP車轉向架一定用TR54的模子,到時候也勢必會使用那個偏心的轉向架以及小輪子= =,好討厭啊!不過鐵支路也常常亂設計,同樣的東西零件不一定共通,哈)
還有= =
雙動力有幾項必須注意
第一是推擠問題,鐵支路那個爛勾推擠幾次就脫勾了,要實現雙動力必須重新設計連結器
第二是齒輪磨耗問題,就算是DCC也會有些微的速差,過彎與不過彎時的差距會更大,要雙動力最好取消膠圈的設計,這樣齒輪的負擔會小很多,速差用打滑來解決齒輪耗損問題
stallings兄
說的沒錯,鐵支路出E1000我沒期待,我想大部分的人都買了KIBU的產品,我也是.
所以鐵支路E1000上市肯定市場需求不如其他車種大,
不如先將開發計畫轉向其他車種,
尤其是即將陸續退役的DR2700和SPK/TP等無空調列車,
台鐵鐵道上出現率最高的EMU500/600電聯車,
以及銅車當道的DR柴聯系列還有行李/電源車...等.
貨車系列的罐車/斗車//大物車/營宿車/工程車也都是大家所期待的.
建議E1000的開發計畫應該再理性觀察,或許幾年後再推出也不遲.
台鐵車種類雖不如日本那樣豐富,
但至少也還有不少車可選擇產品化,
台灣鐵道模型市場很小,
出相同的產品消費者雖有選擇性,
但投資開發者肯定都受傷,
身為消費者也不會希望如此,
因為我們都希望未來能擁有完整的台鐵車隊.
說的沒錯,鐵支路出E1000我沒期待,我想大部分的人都買了KIBU的產品,我也是.
所以鐵支路E1000上市肯定市場需求不如其他車種大,
不如先將開發計畫轉向其他車種,
尤其是即將陸續退役的DR2700和SPK/TP等無空調列車,
台鐵鐵道上出現率最高的EMU500/600電聯車,
以及銅車當道的DR柴聯系列還有行李/電源車...等.
貨車系列的罐車/斗車//大物車/營宿車/工程車也都是大家所期待的.
建議E1000的開發計畫應該再理性觀察,或許幾年後再推出也不遲.
台鐵車種類雖不如日本那樣豐富,
但至少也還有不少車可選擇產品化,
台灣鐵道模型市場很小,
出相同的產品消費者雖有選擇性,
但投資開發者肯定都受傷,
身為消費者也不會希望如此,
因為我們都希望未來能擁有完整的台鐵車隊.
套句中華電信的廣告詞,「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很喜歡」:mrgreen:KOMACHI 寫:有沒有優勢還很難講
鐵支路有床下機器、動力上的優勢
E200動力比起R100有十足的進步
耐操度也大幅提升了
相信未來的TEMU與EMU100的DCC Ready也會更上層樓
等到E1000要上路會怎樣的品質很難說
床下機器的問題也是
KIBU模組化設計讓PPX車廂少了一些東西
哪天鐵支路的PPX把床下的四個排排站的小桶子做出來了會不會吸引人就不曉得了
還有那個耐用的E200集電弓
與E1000是同型號的唷~
Kibu 以前不是說還有後期型嗎?0.0KOMACHI 寫:這兩者的競爭優勢,個人覺得比較對KIBU不利
因為一家還只是計畫中
另一家已經進入最終樣式不再改版
我這次沒買就是為了要等後期型耶 XD
FPK10500 是鐵牌最早期的產品,也許有些他們認為不成熟或不妥的設計以後會被捨棄掉吧?KOMACHI 寫:(依照零件共通原則,如果鐵支路生產PP車轉向架一定用TR54的模子,到時候也勢必會使用那個偏心的轉向架以及小輪子= =,好討厭啊!不過鐵支路也常常亂設計,同樣的東西零件不一定共通,哈)
後來車款的室內燈都已經統一,FPK10500 和普通車專用燈已經不再使用
也許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特性只能在FPK10500 和普通車上看到了,因為都不再沿用了
偏心我是覺得還好...只要觀賞的時候位置正確就好,至於跑的時候是以哪一點當軸心其實我不會很在乎 ^^"
會用偏心的設計也是考量軌道半徑啊!這是一種妥協啊...反正鐵道模型怪怪 (或不合理) 的地方太多,不差這一項了

而且當行走於直線段時根本看不出他有偏心的,所以這一點我是接受的 ^^
※看過有些人為了讓新幹線列車跑小半徑彎道,竟然把側裙剪掉挫掉磨掉


這種殘忍的事我做不出來 Orz 所以原廠提供解決方案是必要的,而偏心是個不錯的做法 :D
對厚...stallings 寫:Kibu 以前不是說還有後期型嗎?0.0
我這次沒買就是為了要等後期型耶 XD
Kibu還有後期型
我忘記了= ="
不過鐵支路(前AFV)的平面圖就是後期型機車的樣子
也不算衝突了XD
不過千萬別趕NTSB 寫:不過說鐵支路計畫出E-1000自強號會跟Kibu現有的產品有所衝突可能還不至於,
E-1000是個龐大的車系,從計畫開始到實際販售需要好一陣子的時間,就算是只
先出兩輛車頭組都至少要等個半年以上,從現在開始上馬到整個系列完成可能都
是一年多到兩年之後的事情了,若Kibu此次之後不再重新生產E-1000自強號,而
鐵支路也趕在今年底之前推出完整或是不完整的產品線,市面上恐怕也很難看到
Kibu的E-1000了,只剩下鐵支路的新產品,再說鐵支路能在今年底前推出完整或
是不完整的E-1000車系的機率也不高!!!
先把EMU100生出來要緊(E1000應該也是明後年的事情了,他也沒標日期阿)
(說到鐵道模型這個市場= =,當然擴充產品線又減少整體資本支出的最好方式就是寡占,每家廠商分走一些產品互不衝突,然而這樣市場並不會擴大,只有產品多樣化而已。然而廠商間分配的利潤也不一致,某些車賣的比較好某些比較難賣都是固定的,也不好喬誰賣哪個,先搶先贏嗎?也不盡然。之前Kibu也有消息要生產E200系列不是嗎,其實競爭就是好事,品質部分剛剛提過了,如果價格上也有優勢這樣的廠商因為寡占只能生產冷門車輛,這樣對整體經濟大餅來說都有必然的Deadweight Lost,而且因為雖然低成本但是生產低需求的產品,對於廠商的獲利來說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獲利不足就沒有下一次了。他們有他們的評估吧!因此,拿出「品質」與「價格」出來,對消費者來說總是有好處的)
= ="另外發現,漲價後的Kibu單節價格都只有比鐵支路價格線低十元耶...之前才在抱怨統一價後的鐵支路貴的要死說...
本想PPC/PPH一節一節慢慢收的說 [cl]
計畫打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