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深澳線尋古,除了台金礦業前端的濂洞(水湳洞)隧道
還有海濱車站(站體及月台)、深澳電廠前迷你的深澳站
再來就是八斗子站月台遺跡
停用多年在歷經颱風及海風侵蝕下
月台結構早已斑駁碎裂



由月台上遠眺瑞澳第二隧道
從瑞芳出發經此隧道出來就與太平洋相望
可說是名副其實的海濱線
而另一頭風景就不同了
周圍山頭環繞,號稱全台鐵路最陡坡度在此(舊山線廢線後)
可看性十足呢
至於深澳線前身-水八鐵路
位於八尺門地方留有一座隧道(現供車子及行人專用)
小弟還要去看看

深澳電廠前路線遺跡,現已規劃成停車格
再下去一站即為瑞濱站(即台2丁與台2線交叉口旁)
不過因台2線拓寬及62號快速道路(萬里-瑞濱段)興建下拆除
已看不到原有路線及月台

海濱站遺跡
弧形的月台及橫倒的路燈
左側為站房
因附近居民將原有路基當成菜圃利用
所以目前整體上保存還算完整

昔日深澳線終點濂洞車站旁廢棄已久的台金礦業
背後為茶壺山

由台金礦業頂層遠眺陰陽海全景

清代劉銘傳時期的縱貫鐵路(基隆-新竹段)
其中工程艱鉅,花了30個月才完工的獅球嶺隧道(台閩三級古蹟)
由於當初計算錯誤,兩端開挖的結果造成隧道口北端形成了洞內有洞的奇景


泰利颱風過後,巨石及樹木殘枝散落一地
將觀光入口處搞的零亂不堪
來這時剛好9點開放時間
工作人員見到這副景象傻了眼(苦笑~)
看來必須大費周章清理一番了...
入口前方刻意設計一個小小月台,不過可明顯看見有斷差
由此可知以前路線標準並不高
隧道口出來就以溜滑梯的方式一路下坡駛進清代的基隆站(現今西岸碼頭附近)

入口前方的解說牌

前方道路為清代縱貫鐵路舊線(現今基隆市崇德路)

隧道剖面為倒U型,與日據時期及現今隧道的橢圓形或圓形大不相同
另外隧道內部路線略呈彎曲
當年第一部行駛此隧道的火車,就是新公園裡的騰雲號
騰雲號騰雲駕霧個數十載,但獅球嶺隧道可沒那麼風光
路線不良惡殺此隧道生命,短短7年光景就黯然落幕…


隧道只有短短的200多公尺,但裡頭鋪設的料可真是五花八門
有天然岩拱(即隧道北口外側)、磚頭、岩磚、泥土等
隧道內上方可見黑黑的煤斑,是當年蒸機燃燒的煤煙經年累月所造成

七調轉型為客運調車場後,現今貨物處理則交由五堵貨運站負責
說實在的,此站場腹地並不大
比原先七調貨運站小了一半
或許驗證了鐵路貨物量年年衰退,再大的站場也無用武之地啊~~
目前該站場最大的也算是唯一的貨主-幸福水泥

幸福水泥側線及簡易月台
當然啦,應景的東西就是私人調車機及水泥貨列囉!


側線旁還有數台大小不一的調車機
前面為北晟重機大型調車機(DL2000型),後頭還有兩台小型DL1000型調車機
所有調車機最高時速15 km/H

壽終正寢的DL1000型
輪子陷在礫石堆中
彷彿訴說著無力感…

五堵貨運站場旁的縱貫線
前面兩線為原路線,後頭則為南港專案新造高架路線(汐止段)
此為高架段北端起點,銜接新五堵隧道

7/23南調還在使用中的情景...

8/3客運調度移至七調後
南調也進行拆除的動作
直到現在,電車線已拆的差不多
原有路線7成拆除
目前僅剩洗車線及維修線未動到
此圖在昆陽街平交道拍攝
一旁的工人加緊趕工搭起圍籬與縱貫線區隔
遠處的拆除作業也正在進行
昔日調車的盛況已不復見…

以上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