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研究苑組合式鐵道模型運轉會【夏季脈動
版主: lee
-
- 數位研究苑
- 文章: 377
- 註冊時間: 2003-01-04 22:24
- 聯繫:
Brawa 國王列車 & M_M 的黃色S3/6!!!bruce5509 寫:Brawa 0815/0816 的車廂組,車頭為Fuchs 的B XI(或M_M 的黃色S3/6)

真是太期待了~
小弟沒看過黃色 的S3/6
很想看看和小弟的藍色S3/6有哪裡不同~
到時能來個M_M S3/6合照嗎?

看來這次會出現不少好車
小弟會自費訂做厚的壓克力罩
保護蕭大哥的愛車
壓克力罩大小應該可以放的下Key BigBoy吧
歡迎光臨我的銅車相簿
http://www.pixnet.net/MicroMetakit
http://www.pixnet.net/MicroMetakit
這次有10塊板子Justin 寫:請問如果沒有做特別的電路設計,車友要在DC場景上跑自己帶來的列車,是不是就要排隊,等到上一位車友跑完分配的圈數後再換下一位車友跑呢?如果是,小弟很期待未來的數位場景,因為數位的特性可以讓多位車友在同一條線路上行駛自己的列車,只要再製作"時刻表",大家依照時刻表,時間一到就開車,這樣就不用在排隊啦!也可能又多增加些樂趣,例如有車友跑一跑還誤點啦,等等的∼幻想中 :D
扣除四邊轉角的版子70公分長度
每塊板子有一公尺長
那就有將近四公尺長度的直線軌道
一般我們自己組合場景都不容易有這樣的長度
加上採用DCC數位控制
應該可以在每圈軌道上有2-3列列車同時運轉喔
如果是DC的列車
當然保險一點是一圈一列啦
在這樣長的場景上面運轉
光是看到那種長大編成就很過癮啦 :D
Frank的貨櫃專列以及我手邊有10節的hopper 煤斗車
一定會很精采的喔 :D
-
- 數位研究苑
- 文章: 504
- 註冊時間: 2004-04-15 22:31
- 來自: 台北縣林口鄉
講到這個我就很興奮了,我雖然沒有數位車頭但我會帶幾節車廂去,就先決定帶TRIX 21214去吧,到時候可要有車友「拉著我跑喔」agone 寫:這次有10塊板子Justin 寫:請問如果沒有做特別的電路設計,車友要在DC場景上跑自己帶來的列車,是不是就要排隊,等到上一位車友跑完分配的圈數後再換下一位車友跑呢?如果是,小弟很期待未來的數位場景,因為數位的特性可以讓多位車友在同一條線路上行駛自己的列車,只要再製作"時刻表",大家依照時刻表,時間一到就開車,這樣就不用在排隊啦!也可能又多增加些樂趣,例如有車友跑一跑還誤點啦,等等的∼幻想中 :D
扣除四邊轉角的版子70公分長度
每塊板子有一公尺長
那就有將近四公尺長度的直線軌道
一般我們自己組合場景都不容易有這樣的長度
加上採用DCC數位控制
應該可以在每圈軌道上有2-3列列車同時運轉喔
如果是DC的列車
當然保險一點是一圈一列啦
在這樣長的場景上面運轉
光是看到那種長大編成就很過癮啦 :D
Frank的貨櫃專列以及我手邊有10節的hopper 煤斗車
一定會很精采的喔 :D

由於這樣的說法會嚴重誤導...方見彬 寫:這是有技巧的~就是使用PHOTOSHOP~慢慢的去放大圖片的尺寸~
這樣子就也可以用來印刷囉~
不過切記要慢慢的放大~類似800*600 先放大到850*634 之後再調成900*675~依此類推~這樣子就可以拿來印刷了
而且效果也不差喔~(若是一次放大過大的話~就會整各模糊掉)
提供給這位學生一個參考囉~
所以容下說明:
如果你是要把電腦上的圖案用來印刷的, 首先先確定你的螢幕是不是這種的(紅綠藍黑白共 5 條線各自獨立顯色)

一般應該不是這種高階型式, 而是使用普通的 15 pin 插槽式(這樣是絕對有色差的, 其他像色溫就更別提了)
這種紅綠藍黑白獨立顯色是美工專業人士使用的, 平常我就算拿來玩 online game, 長時間眼睛也不會酸痛, 更別說 DVD 畫質有多棒了
方見彬提到切記要慢慢的放大~類似800*600 先放大到850*634 之後再調成900*675~依此類推~這樣子就可以拿來印刷了,而且效果也不差喔~(若是一次放大過大的話~就會整各模糊掉)
事實上就是所謂的 "插補點", 也就是說, 一台實際畫素可能只有 28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卻號稱擁有 400萬畫素, 其實便是使用插補點技術(例如 : http://shopping.pchome.com.tw/dsca/deta ... d=HOT00195)
在印刷業界沒有人會使用 800*600 這類的敘述, 而是 DPI 才對 !!
假設強制地以 800*600 全螢幕的一張圖用 300 dpi 印出來的話, 大概只有 5.6 x 4.2 公分那樣的大小, 如果要印成像 800*600 的大小呢? 影像會糊掉, 即使是使用插補點技術也因為 dpi 差距過大而宣布失敗
如果是我使用 photoshop 放大圖片的話, 不需要將800*600 先放大到850*634 之後再調成900*675~依此類推,

名詞解釋
插補點技術 : 讓輸出的像素增加,但缺點是多多少少會造成失真的狀況。
關於 DPI 先點到此, 再深入下去可能大家也沒興趣了...
接下來大家應該有聽過 RGB & CMYK 吧
平常我們使用的螢幕是屬於 RGB 顯色, 不過印刷所使用的是 CMYK(印刷四色), 將 RGB 轉變成為 CMYK 必須使用專業的 RIP 分色機分色, 如果你單純以為 RGB 不過就 3 種顏色罷了, 那可是大錯特錯 : R, G, B 三種顏色是分別由 8 Bit (256階) 所表示, 因此最高可產生 16.7 百萬個顏色(就是全彩啦), 至於一張 A4 + 300 dpi 全彩影像則是 32.1 MB(32871KB)
關於CMYK 先點到此, 基本上我手邊有一本書是專門講 RGB & CMYK 的色彩原理的, 講太多大家可能想睡覺了...
還記得我一開始就把螢幕搬出來嗎?
顯示器是需要校正顏色的

大部份的顯示器在出廠是將色溫設定於 7000 ~ 9000K, 此色溫範圍偏綠偏藍, 但人類的眼睛會自動 "白平衡", 如果不加以修正顯示器, 則印刷出來無法 "所見即所得"
校正顯示器的顏色, 依我的手冊共細分 52 個 step, 這還不包括 PHOTOSHOP 本身也需要做迦瑪色調修正哩
以上簡單說明, 其實還有很多科目及專業知識是連提都沒提到的(像 PC & MAC 就有很大的不同)
最後由 James 於 2005-06-08 09:17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以積極的心態來探討及評論事物,這樣台灣鐵道模型界才會真正進步。
知識與能力愈強的人,應該以更謙卑恭敬的心態去引導別人解決問題。
知識與能力愈強的人,應該以更謙卑恭敬的心態去引導別人解決問題。
前進型照片:g880909 寫:DT大agone 寫: 特別是喜好中國大陸系列HO模型的車友們
我那天時間空間允許的話
我會帶前進兩節與上游兩節重聯運轉
哈哈
想到就很高興喔 :D :D
什麼是前進兩節 上游兩節阿
先拍一下照片欣賞一下吧
內地的火車名稱都挺特別的
http://www.bachmannchina.com/products/i ... s00103.jpg
上游型照片:
http://www.bachmannchina.com/products/i ... cn0072.jpg
歡迎參觀我的模型相簿
http://www.pixnet.net/RICKLEE
http://www.pixnet.net/RICKLEE
感謝幫忙貼上連結lcr3163 寫:前進型照片:g880909 寫:什麼是前進兩節 上游兩節阿agone 寫: 特別是喜好中國大陸系列HO模型的車友們
我那天時間空間允許的話
我會帶前進兩節與上游兩節重聯運轉
哈哈
想到就很高興喔 :D :D
先拍一下照片欣賞一下吧
內地的火車名稱都挺特別的
http://www.bachmannchina.com/products/i ... s00103.jpg
上游型照片:
http://www.bachmannchina.com/products/i ... cn0072.jpg
上到中國百萬城的網站上面就可以看到中國系列模型的全部圖片了喔
如果是我使用 photoshop 放大圖片的話, 不需要將800*600 先放大到850*634 之後再調成900*675~依此類推,
直接放大到所需的規格即可, 因為不管那一種, 結果都是一樣的解析度(但畫質並沒有因此變好)事實上這就是插補點技術 !
---------------------------------------------------
這位大大~您要指證錯誤OK~但請您先行求證再來說~PLEASE
慢慢放大確實會比一次放到到所需的大小來的精緻~類似100*100 經過十次慢慢放大到1000*1000 會比您直接 一次就放大到1000*1000來的精緻~並不是像您所說的這樣子好嗎?結果是不一樣的~OK??~~雖然最後的解析度是一樣~不過印出來的效果確實是有好很多~
這個方法是我學美術的同學教過我的 ~而且小弟也親身實驗過~ 這位大大若是有興趣可以自行實驗看看~下次請勿沒有驗證就指證錯誤~再次PLEASE
謝謝您~
---------------------------------------------
在印刷業界沒有人會使用 800*600 這類的敘述, 而是 DPI 才對 !!
----------------------------------
這句話也沒有錯~不過我想大家都不是印刷界的人~我使用的名詞我想大家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假設大家都有看過螢幕的設定 )

---------------------------------------------------
這位大大~您要指證錯誤OK~但請您先行求證再來說~PLEASE
慢慢放大確實會比一次放到到所需的大小來的精緻~類似100*100 經過十次慢慢放大到1000*1000 會比您直接 一次就放大到1000*1000來的精緻~並不是像您所說的這樣子好嗎?結果是不一樣的~OK??~~雖然最後的解析度是一樣~不過印出來的效果確實是有好很多~
這個方法是我學美術的同學教過我的 ~而且小弟也親身實驗過~ 這位大大若是有興趣可以自行實驗看看~下次請勿沒有驗證就指證錯誤~再次PLEASE
謝謝您~
---------------------------------------------
在印刷業界沒有人會使用 800*600 這類的敘述, 而是 DPI 才對 !!
----------------------------------
這句話也沒有錯~不過我想大家都不是印刷界的人~我使用的名詞我想大家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假設大家都有看過螢幕的設定 )
最後由 方見彬 於 2005-06-08 19:35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