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不是用膠胎然後走在專用馬路上(像現在的公車專用道),這不是可以免除出軌及鐵道熱漲冷縮的技術問題嗎?
認真的問一個好像很白痴的問題------火車為什
版主: Lancelot
認真的問一個好像很白痴的問題------火車為什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歐,是我個人一直以來的疑問,當初發明者為什麼會採用鐵車輪搭配鐵軌的設計呢?
怎不是用膠胎然後走在專用馬路上(像現在的公車專用道),這不是可以免除出軌及鐵道熱漲冷縮的技術問題嗎?

怎不是用膠胎然後走在專用馬路上(像現在的公車專用道),這不是可以免除出軌及鐵道熱漲冷縮的技術問題嗎?
700T~go!go!goooooo~
事實上, 鐵軌在製造及保養維修上比馬路更便宜 :D
鐵軌的承載重量能力也比柏油路強太多了
http://www.ee.yuntech.edu.tw/~g8912712/
為什麼說比馬路更便宜 ? 因為製造馬路所使用的瀝青必須從地底深處開挖, 光是鑽井設備就得花上億了, 還不保證挖的到油礦, 至於鐵礦, 地表多的是

鐵軌的承載重量能力也比柏油路強太多了
http://www.ee.yuntech.edu.tw/~g8912712/
為什麼說比馬路更便宜 ? 因為製造馬路所使用的瀝青必須從地底深處開挖, 光是鑽井設備就得花上億了, 還不保證挖的到油礦, 至於鐵礦, 地表多的是

最後由 James 於 2004-12-22 15:35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軌道運輸的定義與源起
軌道運輸 (Track Transportation ; Railway Transportation)的定義,
多數人以為無非是鐵路或是軌道運輸,對於軌道這一詞尚為陌生。狹義而言,
所謂軌道運輸是透過一對平行的軌條(Track),將車輛(Vehicle)透過動力將車輪滾動推進之。廣義而言,凡具有導引(Leading)功能的道路將運具移動皆屬之。
人類軌道運輸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1600年以前,歐洲的礦區就出現用馬拉動裝有凸緣車輪的車輛,在木製的軌道上行駛,利用軌道來減低移動的阻力,
可說是人類創造軌道運輸文明的原動力。
後來,在西元1760年,英國一位鑄鐵廠的主人---亞伯拉罕,想到以枕木平穩路基,
後來更發明以L型鋼軌取代木軌,使的阻力減少效率提升。
西元1765年詹姆士瓦特發明蒸汽機之後,取代原有人力或獸力拉引的方式,
開始有陸上行走的蒸汽動力,直到西元1804年Trevithick發明第一部軌道上行駛的蒸汽動力火車,1825年正式有蒸汽火車牽引客貨車輛行駛,
1829年Rainhill競賽史蒂芬生火箭號Rocket的獲勝,並正式獲得訂單,
這不只是宣告火車時代的來臨,人類的軌道運輸也正式進入鐵道運輸的新時代。
因此,原本Rail是欄杆之一,象徵枕木排成了Railway軌道;Loco(地方) motive(地方) 成了Locomotive(機車頭);軌條也從最初的木軌,L型軌演進成今日的I字型軌;[鐵道]成為一切泛稱軌道的名詞,[火車]成了鐵道車輛的通稱。
從以上文字的含意,不難理解鐵道運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
軌道運輸究竟有何優越之處?基本上陸地上10噸的貨物,
在沒有任何車輪幫助謝,要60人才能拉動他;若裝上橡皮車輪在水泥地上,
約4人即可拉動他;若是在鋼輪鋼軌的鐵道上,只要一人即可輕易拉動,
由此可見軌道運輸動能之強大。人類技術也就不停的在機車動力與軌道運輸上突飛猛進,創造了後來的工業革命與今日的交通運輸文明。
時至今日,20世紀中葉由於高速鐵路的出現,掀起了軌道運輸的革命。
從1964年日本新幹線時速突破200公里大關,至21世紀初的今日,
傳統的鋼輪鋼軌車輛已經突破時速515公里,由法國的TGV於1990年5月18日創下;新式的磁浮列車也創下時速552公里的世界新紀錄,
由日本的MLX01於1999年4月14日所締造。從鐵路運輸出現迄今尚不到200年,
人類在軌道運輸方面的成就卻已有目共賭,未來人類將繼續倚賴軌道運輸,創造更優質與環保的交通環境,我們將拭目以待。
以上資料出自"現代軌道運輸",由本人親手打字完成,謝謝!!
軌道運輸 (Track Transportation ; Railway Transportation)的定義,
多數人以為無非是鐵路或是軌道運輸,對於軌道這一詞尚為陌生。狹義而言,
所謂軌道運輸是透過一對平行的軌條(Track),將車輛(Vehicle)透過動力將車輪滾動推進之。廣義而言,凡具有導引(Leading)功能的道路將運具移動皆屬之。
人類軌道運輸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1600年以前,歐洲的礦區就出現用馬拉動裝有凸緣車輪的車輛,在木製的軌道上行駛,利用軌道來減低移動的阻力,
可說是人類創造軌道運輸文明的原動力。
後來,在西元1760年,英國一位鑄鐵廠的主人---亞伯拉罕,想到以枕木平穩路基,
後來更發明以L型鋼軌取代木軌,使的阻力減少效率提升。
西元1765年詹姆士瓦特發明蒸汽機之後,取代原有人力或獸力拉引的方式,
開始有陸上行走的蒸汽動力,直到西元1804年Trevithick發明第一部軌道上行駛的蒸汽動力火車,1825年正式有蒸汽火車牽引客貨車輛行駛,
1829年Rainhill競賽史蒂芬生火箭號Rocket的獲勝,並正式獲得訂單,
這不只是宣告火車時代的來臨,人類的軌道運輸也正式進入鐵道運輸的新時代。
因此,原本Rail是欄杆之一,象徵枕木排成了Railway軌道;Loco(地方) motive(地方) 成了Locomotive(機車頭);軌條也從最初的木軌,L型軌演進成今日的I字型軌;[鐵道]成為一切泛稱軌道的名詞,[火車]成了鐵道車輛的通稱。
從以上文字的含意,不難理解鐵道運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
軌道運輸究竟有何優越之處?基本上陸地上10噸的貨物,
在沒有任何車輪幫助謝,要60人才能拉動他;若裝上橡皮車輪在水泥地上,
約4人即可拉動他;若是在鋼輪鋼軌的鐵道上,只要一人即可輕易拉動,
由此可見軌道運輸動能之強大。人類技術也就不停的在機車動力與軌道運輸上突飛猛進,創造了後來的工業革命與今日的交通運輸文明。
時至今日,20世紀中葉由於高速鐵路的出現,掀起了軌道運輸的革命。
從1964年日本新幹線時速突破200公里大關,至21世紀初的今日,
傳統的鋼輪鋼軌車輛已經突破時速515公里,由法國的TGV於1990年5月18日創下;新式的磁浮列車也創下時速552公里的世界新紀錄,
由日本的MLX01於1999年4月14日所締造。從鐵路運輸出現迄今尚不到200年,
人類在軌道運輸方面的成就卻已有目共賭,未來人類將繼續倚賴軌道運輸,創造更優質與環保的交通環境,我們將拭目以待。
以上資料出自"現代軌道運輸",由本人親手打字完成,謝謝!!
WHY TRAIN RUN.....
重要的是....在鋼軌上....摩擦力小....所以鐵道運輸始終是陸上
載重冠軍....以美國最明顯
..lemacoe..interested in railroading from 1987..
載重冠軍....以美國最明顯
..lemacoe..interested in railroading from 1987..
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學業之美在德行,不僅文章.
真才不矜,實學不誇;正行不霸,有能不驕.
小人固當遠,然亦不可顯為仇敵;
君子固當親,然亦不必曲為附和..
威武的憲旗凜凜飄蕩,雄壯的歌聲宏偉嘹亮..
真才不矜,實學不誇;正行不霸,有能不驕.
小人固當遠,然亦不可顯為仇敵;
君子固當親,然亦不必曲為附和..
威武的憲旗凜凜飄蕩,雄壯的歌聲宏偉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