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之前已先收藏
阿倫兄這次在史博館的大手筆大作後應會一舉成名
以後要買他的場景...可能都要排隊了....
![3line [3l]](./images/smilies/nmsn_3line.gif)
而且應該也會漲價了吧

這次小弟也提供了三個阿倫兄的場景
我也自己撰寫了場景導覽內容,也提供了火車,
先與大家分享一下....
1.沉澱於歷史深處的記憶--台鐵舊山線
列車---EMU100型自強號
導覽內容:
舊山線指三義到后里間遭廢止的路段。由於舊山線只有單線行駛,爬坡坡度大且歷經多起山洞與 鐵橋,因此台鐵在旁建構雙線道且坡度較緩的新山線,在1998年10月正式通車,並停駛原有的舊山線。舊山線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古蹟,如1905年所建的開天隧道、台鐵最高點海拔402.3公尺的勝興站、1935年大地震留存的魚籐坪斷橋、以及美侖美奐的花樑鐵橋,在觀光考量之下於2010年6月5日起以觀光方式恢復行駛,吸引許多遊客前往遊覽觀光,成為新的觀光客運支線。
本場景為參考舊山線苗栗隧道旁之山間景色,彷彿可以感受到來自三義飄來的木雕清香。所行駛的EMU100型自強號是台灣鐵路電氣化後引進的第一批電聯車,1979年購自於英國,為第一代的自強號列車,最高時速達120公里,大幅縮短北高兩地行駛時間。一般台鐵員工及鐵道迷都以"英國貴婦"或"英國婆仔"稱呼他,目前該型車種在台行駛31年後已逐步退出營運行列,目前僅剩少數幾班行駛於宜蘭線。



2.微醺的海天一色--台鐵宜蘭線
列車---TEMU1000型太魯閣自強號
導覽內容:
宜蘭線是指八堵到蘇澳間,由台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於1917年動工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北兩端進行,直到1924年12月,宜蘭線才全線通車。1980年2月蘇澳新至花蓮北迴鐵路正式通車營運以來,帶動東西部交流及互動,加以東部觀光事業、天然資源之陸續開發,客貨運量急速增加。而該線也在1986年1月完成雙軌工程,有效提升運量及行駛速度。
本場景為參考宜蘭線面太平洋海天一色之情景。所行駛的TEMU1000型太魯閣自強號是臺鐵首款引進的傾斜式列車,設計源自日本JR九州885系電聯車,由日本日立製作所設計製造,2007年5月8日開始營運,最高時速為150公里,營運時最高時速為130公里,這款電聯車有傾斜式設計,最大傾斜角度為5度,在彎道可以高於一般列車的25公里高速通過,務求在彎道居多的宜蘭線,能夠高速通過彎道,以大幅縮短八堵到雙溪路段的行車時間。目前主要行駛在宜蘭線以及北迴線為主的東部幹線,亦有部份班次行駛到彰化站。



3.太平洋與台灣海峽間的彩虹橋---台鐵南迴線
列車---TP32200型普快車
導覽內容:
南迴線是指枋寮至臺東新站間鐵路幹線,全長98公里。1977年列為「十二大建設」並進行規畫,1980年著手動工開始興建,1991年12月全線完工通車,自此臺灣的環島鐵路系統終於完成。南迴鐵路工程之艱鉅更甚於北迴鐵路,西經屏東枋寮站,途中穿越查留凡山、巴矢山,終點站為台東新站。全線共修築大、小橋樑158座,隧道35座,總長38,202公尺,最長的中央隧道長達8,070公尺,列臺灣最長鐵道隧道第二名,次於北迴線長10,307公尺的新觀音隧道。
本場景為參考南迴線中穿越查留凡山及巴矢山間的山林小站,純樸的鄉間帶著悠閒的氣息。所行駛的TP32200普快車於民國64年購自於印度,一般台鐵員工都以"印度仔"稱呼他,目前該型車種已不常見了。




會場共有12個靜態場景.
當然主題的臨港線是主角,
並有歷年的蒸氣火車模型展,
還有許多活動與相片,
真是年度鐵道大盛會,
大家要用力的給他支持贊助下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