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是北迴線通車30週年。自1月30日至2月1日,台鐵舉行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其中包括郵輪式列車、CK124搭乘體驗、復刻塗裝R101柴頭牽引公益紀念專列與2月1日花蓮機廠開放參觀等紀念活動。
小弟參加了31日CK124的褡乘體驗,照片在當天已經上傳好了。沉澱兩天後,才開始打這篇文。
以下是北迴鐵路通車30週年系列照片,請各位大大賞圖 摟^____^

謹以此文章,向決策者、為北迴鐵路犧牲奉獻的從業先輩與捐地耆老致敬。

30年前的2月1日,曾在站前慶祝新路線的誕生、西線大火車的到來


專列在花蓮站第一月台待發

專列的編成:崇德端CK124+SPK32741+SP32584+SP32609+SP32578+SPK32743+DHL101花蓮端

CK124掛上了Head Mark。印象裡途中CK124先後與2735次及1051次互相鳴笛打招呼。

這次專列感覺辦的挺用心,每車都有一位台鐵親切的導覽解說大哥。
開往崇德途中,另外安排了資深的隨車從業員表演翻杯蓋、倒茶水的絕技。

抵達崇德

專列行車運轉表

專列補機

行程中安排參觀海邊的定置漁場及清水斷崖。小時候家父常到這個海灘釣魚,我就在旁玩沙與看火車。
印象最深刻的是與自強、莒光號不同,塗裝天藍色與白色相間的火車。長大後才知道,那是一星期中只有星期天會造訪花蓮的147次復興號。

台鐵大哥們親切的對大家提醒:該回車站了。走回崇德站後為CK124再拍些照片。


31號當天的北迴鐵路通車30週年郵輪式列車

這次有特別設計專列行先板,很有趣。

感謝這位親切的司機員大哥,讓我可以錄下CK124的氣笛聲。

回到花蓮囉!回程CK124號變尾車,路上與DHL101號相互鳴笛以配合同步運轉。

嗯@@好像因為專列活動,花蓮站股道塞車。

再加一張上午遇到的迴送車

後站展出的R101

復刻色的R101。或許考證有一點問題,不過還是要為相關單位鼓勵鼓勵,會越來越進步的。

R101也掛上了Head Mark,準備擔任2月1日紀念專列的本務機。
稍早在蒸氣火車專列上,小弟聽到一位媽媽和導覽員說:北迴鐵路通車的時候不是用蒸氣火車哩。是那種不鏽鋼的火車,跑起來好大聲哦。
當年通車專列自南聖湖站開出後,尾隨後面的便是DR2700專列,上面還掛了扇形的Head Mark。
家父曾說,北迴線通車初期的柴油對快是由白鐵車在跑。
突然驚覺前陣子不是剛好有一批改回原色的白鐵仔!如果這次專列安排白鐵仔,或許更能讓在地人充分的回味當年的味道吧^^

下午的CK124專列服務郵輪式列車的民眾

上午搭車時相中的景點,感謝在狹窄田埂中讓小弟通過的車友們^^

這次的蒸汽火車專列特別印製了專用車票,非常特別值得收藏。

名片式紀念車票。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的記念月台票只印製五百份,30號上午開始發售一小時後即售完。數量非常非常的少@@
不過沒關係,志在名片式車票



民國69年北迴線名片式車票與九項建設北迴線郵票

家父贈與的南澳隧道貫通紀念領帶夾

曾聽家父說:北迴線興建時,隧道工程引進「大約翰」開挖機。
不過很囧的是北迴鐵路穿越地質堅硬的山區,「大約翰」挖一挖就壞掉了@@
另外是做了錯誤的評估。家父說當時日本專家建議,北迴鐵路可能會虧損,興建單線規模即可。通車後卻是一票難求的黃金線。

民國64年,花蓮港-新城間通車,運用經水路運來的S305、S306柴頭行駛。
多年後S306號慘遭解體,S305號晚景悽涼


抵達花蓮的3012次

單線時代的和仁站

和平站舊站房

三等站時期的武塔站。北迴線雙軌電氣化前崇德、和仁、漢本、武塔、東澳、永春站房都屬北迴線標準站。
如今除崇德、武塔兩站外,都已改建或消失

新觀音隧道與谷風隧道

單線時期的北迴線普通車

已經消失的蘇澳新站舊站房
感謝各位大大賞圖^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