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都市計劃,基隆站將拆除很多股道,而七堵增加移撥車輛股道,車友想拍留影,動作要快!
-------------------------------------------------
*客貨車增購中*
跨年時刻...基隆站改建....舞台蛻變
跨年時刻...基隆站改建....舞台蛻變
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學業之美在德行,不僅文章.
真才不矜,實學不誇;正行不霸,有能不驕.
小人固當遠,然亦不可顯為仇敵;
君子固當親,然亦不必曲為附和..
威武的憲旗凜凜飄蕩,雄壯的歌聲宏偉嘹亮..
真才不矜,實學不誇;正行不霸,有能不驕.
小人固當遠,然亦不可顯為仇敵;
君子固當親,然亦不必曲為附和..
威武的憲旗凜凜飄蕩,雄壯的歌聲宏偉嘹亮..
基隆站算是台鐵車站中特殊的一站,除了終端站的特色外,又有港口支線,彎道、平交道及鄰近的高架橋等等饒富趣味,可惜聽到要拆股道的消息!!
赤鉄7410-婕爸機關區
http://www.wretch.cc/blog/p7410kk
http://www.wretch.cc/blog/p7410kk
只能說聽到這個消息之後,
讓人感到悲傷,只是為了一個都市計畫,
就把基隆站搞成這樣,如果說把基隆站搞成
只剩下電車與PP自強號,那這樣的基隆站
還剩下什麼?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留給
後代子孫看?
如時間上可以的話,
我原則上會用這週末火速趕往基隆,
為即將因都市計畫改變的基隆站做個最後記錄,
順道去探訪一下平溪線,不過也是要時間上
允許才會去,如有要去的話,會把基隆站
的最後記錄擺在第一位~XD
可以的話,
我想用我手裡的攝影器材
幫即將發生眾大改變的基隆站
多留點紀錄,不要說都沒記錄到
就留下缺憾在那裏,同時在這裡也呼籲
基隆市政府能保留一些基隆站的股道,
不要為了一個都市計畫,而把台灣鐵道的發源地
搞的原味盡失,甚至失去原本屬於台灣鐵路始發站
的歷史價值,那這樣的話,基隆站就會變成
在都市計畫中,一個完全沒有鐵道氣息,只有
商業氣息的火車站了。
讓人感到悲傷,只是為了一個都市計畫,
就把基隆站搞成這樣,如果說把基隆站搞成
只剩下電車與PP自強號,那這樣的基隆站
還剩下什麼?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留給
後代子孫看?

如時間上可以的話,
我原則上會用這週末火速趕往基隆,
為即將因都市計畫改變的基隆站做個最後記錄,
順道去探訪一下平溪線,不過也是要時間上
允許才會去,如有要去的話,會把基隆站
的最後記錄擺在第一位~XD
可以的話,
我想用我手裡的攝影器材
幫即將發生眾大改變的基隆站
多留點紀錄,不要說都沒記錄到
就留下缺憾在那裏,同時在這裡也呼籲
基隆市政府能保留一些基隆站的股道,
不要為了一個都市計畫,而把台灣鐵道的發源地
搞的原味盡失,甚至失去原本屬於台灣鐵路始發站
的歷史價值,那這樣的話,基隆站就會變成
在都市計畫中,一個完全沒有鐵道氣息,只有
商業氣息的火車站了。
http://www.rrb.gov.tw/04100.aspx?id=48&lan=ch
詳細計劃及圖在上面
小弟身為基隆人.說實在支持這項計畫的.每次去基隆車站搭車總覺得好像到了落後的開發中國家.髒亂跟交通混亂根本是此地的代名詞.而且真正有歷史價值意義的舊基隆車站早就被砍掉了.現在的這座車站根本就是毫無情感的水泥平房.還不如改掉重建.另外基隆車站每次都塞不下整列PP.10~12節還要跳車.既然現在有那麼多閒置股道.就給基隆的人可以安全上PP的車站唄.何況基隆沒有貨運需要後.本來就只需要電車就夠了沒必要再配置柴頭.所有調車業務應該全部移去七堵.而市政府也說會保存號誌樓.所以沒必要那麼感傷.
只是以後沒新車從基隆港進來是一個缺點就是了XD
詳細計劃及圖在上面
小弟身為基隆人.說實在支持這項計畫的.每次去基隆車站搭車總覺得好像到了落後的開發中國家.髒亂跟交通混亂根本是此地的代名詞.而且真正有歷史價值意義的舊基隆車站早就被砍掉了.現在的這座車站根本就是毫無情感的水泥平房.還不如改掉重建.另外基隆車站每次都塞不下整列PP.10~12節還要跳車.既然現在有那麼多閒置股道.就給基隆的人可以安全上PP的車站唄.何況基隆沒有貨運需要後.本來就只需要電車就夠了沒必要再配置柴頭.所有調車業務應該全部移去七堵.而市政府也說會保存號誌樓.所以沒必要那麼感傷.
只是以後沒新車從基隆港進來是一個缺點就是了XD
喜歡電車+喜歡狼=電車之狼(大誤)
鐵道文化事業的發展會與都市更新/商業之發展牴觸?敝人在想答案的肯定或是否定,應該視主事者的眼光與態度而定;但在台灣,感覺牴觸是比較多。
基隆車站包括其周邊,我想不管是在地基隆人或者曾經到訪的旅客,對它的印象應該是以髒亂陳舊感覺居多,就像如rdu大大的觀點者,如果能藉此番的更新,把基隆的門面重新塑造成新,當然是件好事,但是要達此目的,就得把那些”舊”的,像號誌樓給弄掉,卻也未必,只是通常我們的主事者,常常會看一不看二的蠻幹,像K型岔軌就是這樣不小心地給”閹”了,而讓鐵道文化保存支持者搖頭嘆息,希望這次號誌樓能夠倖免。
順帶一提,還是希望基隆站區這個都更案,能夠不會是鐵道文化財的殺手;如果版上大大有在
台北桃園區間火車通勤的,不知有否看到或聽到山佳這個老車站的疼痛與哀號?真的希望這是最後一件慘案了。
基隆車站包括其周邊,我想不管是在地基隆人或者曾經到訪的旅客,對它的印象應該是以髒亂陳舊感覺居多,就像如rdu大大的觀點者,如果能藉此番的更新,把基隆的門面重新塑造成新,當然是件好事,但是要達此目的,就得把那些”舊”的,像號誌樓給弄掉,卻也未必,只是通常我們的主事者,常常會看一不看二的蠻幹,像K型岔軌就是這樣不小心地給”閹”了,而讓鐵道文化保存支持者搖頭嘆息,希望這次號誌樓能夠倖免。
順帶一提,還是希望基隆站區這個都更案,能夠不會是鐵道文化財的殺手;如果版上大大有在
台北桃園區間火車通勤的,不知有否看到或聽到山佳這個老車站的疼痛與哀號?真的希望這是最後一件慘案了。
基隆站對於台鐵來說,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不需要繼續擁有這麼大的腹地
如果這個計畫能夠對當地提供任何的助益,那當然要把這些土地讓給這個城市
歷史、文化很重要,但不應該阻礙現代人繼續向前
基隆有很多班次的區間車,甚至還有幾班自強,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已經很足夠了
電車和 PP 都不需要浪費額外的股道來調頭
鐵工局的資料也顯示,新站是兩個島式月台和四個股道的配置
而站外的大彎道,因道岔過多導致車輛行進速度嚴重受限的缺失,希望也能在這個計畫中一併消除
與其執著剩下什麼,不如想想新生命可以帶來什麼
有完全的破壞,才有完全的建設,這句話過了一百多年,現在仍然適用
都市計畫不是「只是」,他是一個偉大的希望和機會,尤其對當地人來說
樂見基隆市經過這個計畫後呈現更進步、更現代化的樣貌
其實我對基隆一直有個幻想,就是像香港那麼繁榮
當然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幻想
但至少這個計畫能讓這個城市往前進一步,所以應該給予支持
如果這個計畫能夠對當地提供任何的助益,那當然要把這些土地讓給這個城市
歷史、文化很重要,但不應該阻礙現代人繼續向前
基隆有很多班次的區間車,甚至還有幾班自強,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已經很足夠了
電車和 PP 都不需要浪費額外的股道來調頭
鐵工局的資料也顯示,新站是兩個島式月台和四個股道的配置
而站外的大彎道,因道岔過多導致車輛行進速度嚴重受限的缺失,希望也能在這個計畫中一併消除
與其執著剩下什麼,不如想想新生命可以帶來什麼
有完全的破壞,才有完全的建設,這句話過了一百多年,現在仍然適用
都市計畫不是「只是」,他是一個偉大的希望和機會,尤其對當地人來說
樂見基隆市經過這個計畫後呈現更進步、更現代化的樣貌
其實我對基隆一直有個幻想,就是像香港那麼繁榮

但至少這個計畫能讓這個城市往前進一步,所以應該給予支持
- Fox Mulder
- 一等資深會員
- 文章: 537
- 註冊時間: 2005-09-22 23:02
- 來自: FBI
雖然被告知配合是事實TURBO 寫:一但遇上"都市計畫"
台鐵多半只是被告知配合的單位!
但角色上應該沒那麼小媳婦吧
畢竟都市計劃在規劃過程運輸需求的評估也是重要的一環
小弟過去在道路規劃單位規劃快速道路時,在都市計劃的變更的過程是覺得備受尊重
因為線路的品質也是大家重視的,一切的規劃內容感覺都是以運輸需求為優先考量
(那個案子跨了5個都市計畫區,有三個區段徵收,一個通盤檢討,道路被重視的程度讓小弟跟長官們感到責任壓力重大)
剩下的利益分配是在交通用地畫出來之後才去劃的
所以這個案子在規劃過程相信台鐵應該是有受到某種程度的尊重吧
當運輸需求沒那個需要時,讓出用地從好的角度來看也是去蕪存菁不是嗎?
也總不能為了文化保存就將整個基隆的形象冰在196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