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車站大迷宮~想聽聽你的看法?
版主: Lancelot
台北車站大迷宮~想聽聽你的看法?
昨天看了報導的一些想法
歡迎大家來台北逛迷宮!
因為我是土身土長的台北人
所以對周遭道路的關係位置有基本的了解
所以不至於會在此迷路
但我想聽聽外地的朋友的感想
你到台北車站會迷路嗎?
甚至是誤信指示標誌而迷路嗎?
像我這次去宜蘭就遇到一個問題
雖然事前找了地圖並列印
但問題是由於現地的路口沒指標
根本不知道到底是那個路口該轉彎~
而去過的縣市
印象最深的是嘉義市
從火車站出來是幅射狀的路
遇到噴水圓環又再幅射一次
整個空間就混淆了!
後來看地圖發現嘉義市的路也是四四方方的
反而是縱貫鐵路是斜的
但會習慣將鐵路當參考主軸
所以感覺的這些路變成斜的!
大家有迷路的經驗嗎?
歡迎大家來台北逛迷宮!
因為我是土身土長的台北人
所以對周遭道路的關係位置有基本的了解
所以不至於會在此迷路
但我想聽聽外地的朋友的感想
你到台北車站會迷路嗎?
甚至是誤信指示標誌而迷路嗎?
像我這次去宜蘭就遇到一個問題
雖然事前找了地圖並列印
但問題是由於現地的路口沒指標
根本不知道到底是那個路口該轉彎~
而去過的縣市
印象最深的是嘉義市
從火車站出來是幅射狀的路
遇到噴水圓環又再幅射一次
整個空間就混淆了!
後來看地圖發現嘉義市的路也是四四方方的
反而是縱貫鐵路是斜的
但會習慣將鐵路當參考主軸
所以感覺的這些路變成斜的!
大家有迷路的經驗嗎?
Re: 台北車站大迷宮~想聽聽你的看法?
小弟算是很會找路+方向感很好的人TURBO 寫:昨天看了報導的一些想法
歡迎大家來台北逛迷宮!
因為我是土身土長的台北人
所以對周遭道路的關係位置有基本的了解
所以不至於會在此迷路
但我想聽聽外地的朋友的感想
你到台北車站會迷路嗎?
甚至是誤信指示標誌而迷路嗎?
不過對於台北車站,小弟就沒輒了~
![3line [3l]](./images/smilies/nmsn_3line.gif)
![3line [3l]](./images/smilies/nmsn_3line.gif)
![3line [3l]](./images/smilies/nmsn_3line.gif)
報導說的不誇張,畢竟台北車站除了台鐵/高鐵/捷運的告示牌外
還有各出口與地下街的指示牌
加上有些通道昏暗,有時還真覺得自己身在迷宮~

要統合這些指示牌看來得下點功夫
----------
對了! 我迷路過一次,在台北車站~

"鐵道旅行‧幸福一百" 圓滿達成 百站百勝


-
- 二等資深會員
- 文章: 450
- 註冊時間: 2008-12-08 12:26
地下的空間.是封閉的.看不到天.加上2旁形形色色的店家.隨便繞上幾圈.更加容易失去方向.
我上一次去台北車站.是民國約93還是94年吧.我記得當時還沒有地下街.只有簡單的車站穿堂層和大廳層而已.今年農曆過年一去.連我也嚇了一跳.作夢也沒想到.成了今天這榮景了..迷路更不用說了..逢人就問路.問了好多人才問出自己要的方向.
p.s問到有些人.對方竟然還怕我怕的跟什麼似的...不過這我早有經驗.因為這是台北.
我上一次去台北車站.是民國約93還是94年吧.我記得當時還沒有地下街.只有簡單的車站穿堂層和大廳層而已.今年農曆過年一去.連我也嚇了一跳.作夢也沒想到.成了今天這榮景了..迷路更不用說了..逢人就問路.問了好多人才問出自己要的方向.
p.s問到有些人.對方竟然還怕我怕的跟什麼似的...不過這我早有經驗.因為這是台北.
200次普通車要開了..已上車的旅客.因車速太快.請乖乖做好.還沒上車旅客.請用[向哆啦A夢借任意門]上車.本列車時速為301公里.還比高鐵快1公里.但待避列車會停100分鐘.且會待避好多次.
猶記得老車站未拆時,筆直的地下道直通館前路,方便快捷的動線根本不會想在地上過危險的馬路
也沒印象當年忠孝西路上有沒有斑馬線,現在--想趕火車在新光三越前等紅燈還比走進地下道快
改建後只有火車站時也還不錯,雖然捷運施工,天橋也要轉好幾個彎(老站時走地下道腳程比較進),但地面上看得到四面八方還沒有迷路的問題。
跟著兩條捷運線開通後地下站區拐彎抹角的,要不是對台北車站周邊有地理概念、對空間規劃的好奇會注意車站的配置圖,
第一次走進台北車站的地下迷宮不迷路才怪。
最大的問題在二十幾年前車站改建就沒有好好的前瞻整體規劃
第一,車站失去了館前路,車站就已經不在動線的匯聚中心了,接下來的動線擴充規劃別想有好結果
第二,後續的三條"鐵"設計變來變去的,設計施工先做先嬴的觀念只管配合現況不管後面
親自參予過類似公共工程的設計經驗,要預留?逼著下階段的設計單位趕緊提出需求,預留?只留最低需求而已...
最高的整合單位沒規劃好,先做的設計施工單位在工期壓力下也不得不然
各位會發現只有淡新線時還算方便,可直接轉進台鐵月台的規劃確實該拍拍手
接下來板南線轉乘就開始混淆了,沒概念的人第一次走進站區轉兩個彎就失去方向
第三,為了遷就既有管線,看那地下道動線上上下下的,就知道地下道的上面一定有東西
其實管線單位也可憐,每階段施工都得配合遷一次,沒有在規劃階段就整合好...
要省工程成本,結果就是賠上後續幾世代的用路人的方便...
也沒印象當年忠孝西路上有沒有斑馬線,現在--想趕火車在新光三越前等紅燈還比走進地下道快
改建後只有火車站時也還不錯,雖然捷運施工,天橋也要轉好幾個彎(老站時走地下道腳程比較進),但地面上看得到四面八方還沒有迷路的問題。
跟著兩條捷運線開通後地下站區拐彎抹角的,要不是對台北車站周邊有地理概念、對空間規劃的好奇會注意車站的配置圖,
第一次走進台北車站的地下迷宮不迷路才怪。
最大的問題在二十幾年前車站改建就沒有好好的前瞻整體規劃
第一,車站失去了館前路,車站就已經不在動線的匯聚中心了,接下來的動線擴充規劃別想有好結果
第二,後續的三條"鐵"設計變來變去的,設計施工先做先嬴的觀念只管配合現況不管後面
親自參予過類似公共工程的設計經驗,要預留?逼著下階段的設計單位趕緊提出需求,預留?只留最低需求而已...
最高的整合單位沒規劃好,先做的設計施工單位在工期壓力下也不得不然

各位會發現只有淡新線時還算方便,可直接轉進台鐵月台的規劃確實該拍拍手
接下來板南線轉乘就開始混淆了,沒概念的人第一次走進站區轉兩個彎就失去方向
第三,為了遷就既有管線,看那地下道動線上上下下的,就知道地下道的上面一定有東西
其實管線單位也可憐,每階段施工都得配合遷一次,沒有在規劃階段就整合好...
要省工程成本,結果就是賠上後續幾世代的用路人的方便...

最後由 sebastia 於 2009-05-27 16:50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 Fox Mulder
- 一等資深會員
- 文章: 537
- 註冊時間: 2005-09-22 23:02
- 來自: FBI
小弟認為,會變成這麼亂,只是當初規劃"太差"造成的.
誰叫以前只有"台鐵獨大",後來才想到"劫運",然後"地下街".
小弟很~久~(真的很久)還跨過舊台北站的天橋,走給他斷腿.....
(這就是說小弟真的很老~~~了)
想當初只有台鐵時,平常真的不是普通的冷清.......
哪像現在這麼熱鬧.......迷路!常有的事!不會迷路才奇怪呢!!!!
(緊接著的機場捷運不知道會怎麼接呢?????)
話說,小弟也覺得"板橋"也容易混淆............
題外話.....
要說到複雜,日本也不會好到哪去.
特別是"東京""大阪""上野""新宿",照樣也是通路一大串,還銜接"私鐵,地下鐵,巴士"車站的區域面積都遠超過台北車站.
不過人家做的真的不錯,還分的顏色讓辨識度增加,到處都有指標與地圖指引.
(不像台鐵的方向箭頭還能指錯,真是鮮......)
這幾次去,讓小弟會怕的反倒不是車站大,而是超多的人~~~~~
(上下班尖峰人次,去把台北捷運跨年的人潮拿來比較差不多是那樣了.....超可怕)
誰叫以前只有"台鐵獨大",後來才想到"劫運",然後"地下街".
小弟很~久~(真的很久)還跨過舊台北站的天橋,走給他斷腿.....
(這就是說小弟真的很老~~~了)
想當初只有台鐵時,平常真的不是普通的冷清.......
哪像現在這麼熱鬧.......迷路!常有的事!不會迷路才奇怪呢!!!!
(緊接著的機場捷運不知道會怎麼接呢?????)
話說,小弟也覺得"板橋"也容易混淆............
題外話.....
要說到複雜,日本也不會好到哪去.
特別是"東京""大阪""上野""新宿",照樣也是通路一大串,還銜接"私鐵,地下鐵,巴士"車站的區域面積都遠超過台北車站.
不過人家做的真的不錯,還分的顏色讓辨識度增加,到處都有指標與地圖指引.
(不像台鐵的方向箭頭還能指錯,真是鮮......)
這幾次去,讓小弟會怕的反倒不是車站大,而是超多的人~~~~~
(上下班尖峰人次,去把台北捷運跨年的人潮拿來比較差不多是那樣了.....超可怕)
日本東京、大阪這兩個關東關西大站的鐵道路線複雜程度比起台北確實有過之無不及asqa 寫: 題外話.....
要說到複雜,日本也不會好到哪去.
特別是"東京""大阪""上野""新宿",照樣也是通路一大串,還銜接"私鐵,地下鐵,巴士"車站的區域面積都遠超過台北車站.
不過人家做的真的不錯,還分的顏色讓辨識度增加,到處都有指標與地圖指引.
(不像台鐵的方向箭頭還能指錯,真是鮮......)
這幾次去,讓小弟會怕的反倒不是車站大,而是超多的人~~~~~
(上下班尖峰人次,去把台北捷運跨年的人潮拿來比較差不多是那樣了.....超可怕)
東京在指標上做得真的很棒,出站前先從車站配置圖找定所要的出口,或進站時先看好要搭什麼線,順著指標不用擔心走錯
小弟第一次從南端最遠的京葉線換乘最下層的總武本線應該算是最遠的轉乘,跟著指標走非常順利
這是JR線的部份,但即便是要轉乘地鐵或是遁入地下商圈
東京站還是以JR站為中心,這個原先就以車站發展出去的的動線先天上就有整合的優勢
JR出了閘口一邊中央口一邊八重洲根本是一直線,沒有迷路的問題,只有"知不知道"要哪個出口出去的問題,
東京站雖然擴充整併了這麼多線,整合就是不紊亂,這就是老站穩坐原位的方便
不過大阪就不那麼方便了,首先新幹線跟JR不同站(雖然新大阪跟JR東海道本線共站可提供轉乘,但梅田的大阪站才是轉運中心)應該就讓不少遊客不方便了,
市中心的梅田車站區除了JR站像是以車站性質服務外(簡單說JR站內路線的轉乘只是換月台而已),市營、私營地鐵的規模像是商圈的"出口"
嗯~~在那一片不見天日的商圈裡,加上是個多邊形街廓動線也非棋盤式分布,就真的容易迷路了
較大的阪急梅田站是端點形式的車站,又是地面高架地標明顯,看著指標走不用怕....只是可能前幾次都會從不同方向的電扶梯進車站而已

不過基本上大阪的指標也做得不錯,雖然動線轉折點跟岔路會疑惑一下,但目標是搭車的話不至於迷路就是了
台北站....
個人是沒問題,但是那個動線跟指標真的是令人搖頭
令人佩服的是,他們那樣的人潮居然不會塞"人"尖峰人次,去把台北捷運跨年的人潮拿來比較差不多是那樣了.....超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