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新歐式集電弓功能性場景製作實錄0831進度3

歐洲是火車與火車模型的發源地, 車種眾多, 模型製作精美, 讓人愛不釋手

版主: Rice Tang

回覆文章
Grace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556
註冊時間: 2006-08-16 23:11
來自: 臺北世貿附近
聯繫:

2008新歐式集電弓功能性場景製作實錄0831進度3

文章 Grace »

規劃許久的新集電架場景終於在拆除之前的場景,千呼萬喚後開始動工了,雖然
工程困難、花費不貲且材料取得不易,但終於在克服萬難中進行,比起一般場景
而言,本場景需要考慮電線集電的順暢、坡度是否可行及所有電車是否能完全適
用該場景,加上一些電動號誌、燈光等,可謂困難重重,不過也因此更具有成就
感,另外有幸有TTS上車友提供目前價格昂貴的歐洲材料,使本工程能順利進
行,真是感謝提供幫忙的車友bruce5509、CHK62等。照片很多會陸續上傳,請
期待! 8)

圖檔

全部材料

圖檔

集電架部分--希望夠用,否則也沒輒了

圖檔

號誌及路燈部分

圖檔

鐵軌部分--應該夠用了

圖檔

岔軌部分--好像不夠用

圖檔

參考書籍及紙張用尺

圖檔

木材部分--不夠再去買很方便

圖檔

高架部分分成三塊裁好了

圖檔

底座也自己設計


圖檔

試擺位置

圖檔


軌道也做擺設測試

圖檔

高架部分雛形

圖檔

底座也做規劃

圖檔

底座如何固定想了很久

圖檔

最後想到最穩固的方法--挖洞用螺絲鎖住

圖檔

試鎖對位情形

圖檔

底部螺絲鎖好情形--乾淨漂亮

圖檔

底座鎖好了--完美又穩固

照片太多了,先告一段落,詳如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grace2007-grace2007/

請指教! :mrgreen:
最後由 Grace 於 2008-08-31 23:23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頭像
loui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982
註冊時間: 2003-10-31 12:51
來自: 位於『 右望台北101,左看中正廟,南瞄大安公園,北視陽明山 』的地方
聯繫:

文章 loui »

網路真是個奇妙美好的地方,總是會有人去實現多人夢寐以求難以達成的夢想.
GRACE真是好樣的,加油喔!! :wink:
歡迎參觀我的敗家部落格:http://blog.yam.com/user/loui.html

圖檔
頭像
sebastia
特等資深會員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2707
註冊時間: 2004-10-21 01:04
來自: 中壢市

文章 sebastia »

恭喜Grace兄蒐齊了設備
不過小弟發現到您的場景板只有6尺長
卻要在6尺的長度內爬上坡再下坡,看坡頂應該也有5公分高了(要下面配置軌道通過列車的話)
雖然有彎道拉長爬坡距離,但是彎道爬坡對車子非常吃力,尤其拉長、重列車時更有可能爬不動
還有彎道半徑似乎只有200mm左右,這對4軸以上動輪的蒸機可能會造成出軌
不知您在規劃這個路線時有無測試所有車輛能否通行?
尤其是彎道爬坡,車在平面過彎可能沒問題,但在過彎爬坡兩軌會因坡道的縱坡變化造成歪斜效果導致將外側動輪抬跨出軌道之虞
(軌道基本上是不相交的兩條平行沒錯,但在過彎+坡道變化時切出極小段做延伸的話可能就是不平行的歪斜線)
小弟有切身之痛,還發生過動輪在爬坡時膠圈脫離的現象,提供您參考看看
您坡道已經配好,務請將所有車輛在這段彎坡作全編運轉測試,尤其有室內燈的車廂阻力較大
不過您地線路有個好處是爬上坡頂就立即下坡,前車在進入下坡後有重力牽引也有解決爬坡吃力的效果就是了
最後由 sebastia 於 2008-05-12 10:08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圖檔
頭像
STAR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511
註冊時間: 2003-02-11 22:31
來自: 彰化

文章 STAR »

感覺您場景的高架橋有點低,這樣電車線有辦法穿過去嗎?
Grace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556
註冊時間: 2006-08-16 23:11
來自: 臺北世貿附近
聯繫:

文章 Grace »

sebastia 寫: loui大提到:
網路真是個奇妙美好的地方,總是會有人去實現多人夢寐以求難以達成的夢想.
GRACE真是好樣的,加油喔!!

sebastia 兄提到:
恭喜Grace兄蒐齊了設備
不過小弟發現到您的場景板只有6尺長
卻要在6尺的長度內爬上坡再下坡,看坡頂應該也有5公分高了(要下面配置軌道通過列車的話)
雖然有彎道拉長爬坡距離,但是彎道爬坡對車子非常吃力,尤其拉長、重列車時更有可能爬不動
還有彎道半徑似乎只有200mm左右,這對4軸以上動輪的蒸機可能會造成出軌
不知您在規劃這個路線時有無測試所有車輛能否通行?
尤其是彎道爬坡,車在平面過彎可能沒問題,但在過彎爬坡兩軌會因坡道的縱坡變化造成歪斜效果導致將外側動輪抬跨出軌道之虞
(軌道基本上是不相交的兩條平行沒錯,但在過彎+坡道變化時切出極小段做延伸的話可能就是不平行的歪斜線)
小弟有切身之痛,還發生過動輪在爬坡時膠圈脫離的現象,提供您參考看看
您坡道已經配好,務請將所有車輛在這段彎坡作全編運轉測試,尤其有室內燈的車廂阻力較大
不過您地線路有個好處是爬上坡頂就立即下坡,前車在進入下坡後有重力牽引也有解決爬坡吃力的效果就是了

STAR大提到:
感覺您場景的高架橋有點低,這樣電車線有辦法穿過去嗎?
loui大:謝謝您的鼓勵,還有忘了把向您購買的單臂信號燈PO上,謝了!
8)

sebastia兄:您的考慮沒錯,但是因為我已有另一個比較大的日式場景,
這個不能夠再大了,還好我有試過每台電車,只有一台Arnold的BR152不行
其他還OK,至於蒸機除非要加電,否則是不能跑也沒有跑這個場景的打算,
目前進度大概有﹪50,只是上傳照片還要加說明比較慢,只能說效果很棒!
不過謝謝您的建言。 :wink:

STAR大:橋的高度因為有量過所以剛剛好,尚有1到2公分的空間,所以必須
仔細規劃設計,才不會有大問題,也謝了! :mrgreen:
頭像
JR800
特等資深會員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2679
註冊時間: 2005-06-09 20:29
來自: 火車國度

文章 JR800 »

場景的製作從來不易, 若加上各式電子東西, 在配電, 配線時就更不易為, 要有耐心才行, 加油!

集電架方面, 香港有看到有貨, 只是沒有細心留意型號及價錢 :wink:
~世界高鐵439輛~蒸汽機關車75輛~
圖檔
歡迎來臨我的火車部落格^.^:
http://hk.myblog.yahoo.com/toyssign
Grace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556
註冊時間: 2006-08-16 23:11
來自: 臺北世貿附近
聯繫:

文章 Grace »

工程如火如荼進行,努力製作中 :D :

圖檔

高架部分用鐵釘固定好了--還蠻堅固的

圖檔

試擺鐵軌--少一個岔軌無法做2個待避線

圖檔

僅有的2棟房子跟新買的小車站

圖檔

橋下鐵道的部分

圖檔

號誌試擺定位

圖檔

小車站附近的號誌路燈很精彩

圖檔

鐵軌固定好了開始以一般鐵道供電試車

圖檔

還蠻順暢的

圖檔

號誌斷電區間及自動拖鉤軌道

圖檔

工程車開始架電線了

圖檔

工具很多、也很難做---腰好酸

圖檔

一邊高架電線架好了

圖檔

辛苦的工程車

圖檔

岔軌部分也架線,這樣可以「複線兩渡」


圖檔

這部分技巧很重要,弄不好容易卡線

待續-----
:wink:
詳情請上部落格 8)

http://tw.myblog.yahoo.com/grace2007-grace2007/
頭像
阿鋒
優秀公民
優秀公民
文章: 41
註冊時間: 2007-08-27 20:24
來自: 台北

文章 阿鋒 »

:D 真是精采阿~~期待您的場景趕快完成!!
Kilkenny
特等資深會員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2044
註冊時間: 2004-11-02 17:53
來自: 樹林

文章 Kilkenny »

請問集電架是... 集電弓嗎?
Grace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556
註冊時間: 2006-08-16 23:11
來自: 臺北世貿附近
聯繫:

文章 Grace »

Kilkenny 寫:請問集電架是... 集電弓嗎?
不好意思,我都自己發明一些用語, :lol: 應該是電車集電弓使用之電線裝置
場景,不知用何種說法比較恰當,所以說集電弓是「車子的」、集電架是「電線
的部分」這樣解說可能比較清楚,但是話又說回來,集電「弓」好像又等於集電
「架」 [nn] ,還是請Kilkenny大釋疑建議一下用語呢? 8)
Kilkenny
特等資深會員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2044
註冊時間: 2004-11-02 17:53
來自: 樹林

文章 Kilkenny »

電桿上懸掛電線的是懸臂, 而一次跨越多股軌道會架設一整個樑狀的叫做門型架
Grace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556
註冊時間: 2006-08-16 23:11
來自: 臺北世貿附近
聯繫:

文章 Grace »

Grace 寫: sebastia 兄提到:
恭喜Grace兄蒐齊了設備
不過小弟發現到您的場景板只有6尺長
卻要在6尺的長度內爬上坡再下坡,看坡頂應該也有5公分高了(要下面配置軌道通過列車的話)
雖然有彎道拉長爬坡距離,但是彎道爬坡對車子非常吃力,尤其拉長、重列車時更有可能爬不動
還有彎道半徑似乎只有200mm左右,這對4軸以上動輪的蒸機可能會造成出軌
不知您在規劃這個路線時有無測試所有車輛能否通行?
尤其是彎道爬坡,車在平面過彎可能沒問題,但在過彎爬坡兩軌會因坡道的縱坡變化造成歪斜效果導致將外側動輪抬跨出軌道之虞
(軌道基本上是不相交的兩條平行沒錯,但在過彎+坡道變化時切出極小段做延伸的話可能就是不平行的歪斜線)
小弟有切身之痛,還發生過動輪在爬坡時膠圈脫離的現象,提供您參考看看
您坡道已經配好,務請將所有車輛在這段彎坡作全編運轉測試,尤其有室內燈的車廂阻力較大
不過您地線路有個好處是爬上坡頂就立即下坡,前車在進入下坡後有重力牽引也有解決爬坡吃力的效果就是了


sebastia兄:您的考慮沒錯,但是因為我已有另一個比較大的日式場景,
這個不能夠再大了,還好我有試過每台電車,只有一台Arnold的BR152不行
其他還OK,至於蒸機除非要加電,否則是不能跑也沒有跑這個場景的打算,
目前進度大概有﹪50,只是上傳照片還要加說明比較慢,只能說效果很棒!
不過謝謝您的建言。
sebastia兄:原先有一台Arnold的BR152在這段彎坡作運轉測試不行,後來不甘
心,努力研究後發現是該機關車頭的轉向架彎曲幅度不夠,設計不當導致轉彎時
會卡住,已經以電磨鑽修正過,所以所有電車頭都沒問題了。因此,很多時候問
題產生並不是單方面的,多多觀察就可以找出問題解決了!現在場景在裝置號誌
階段,算蠻順利的! 8)
Grace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556
註冊時間: 2006-08-16 23:11
來自: 臺北世貿附近
聯繫:

0831製作實錄3

文章 Grace »

好久沒更新進度了,整理一下,不過製作場景真的需要耐心跟毅力,當然花功夫
研究也少了:

圖檔

架另一邊的高架部分

圖檔

測試「複線兩渡」


圖檔

高架部分已完成


圖檔

側面

圖檔

這樣開起來就很漂亮了

圖檔


鳥瞰

圖檔

這個角度很漂亮吧!

圖檔

Good!

圖檔

開始架設平面複線部分


圖檔

裝設平面電線

圖檔

初步固定完成

圖檔

雙迴路完成

圖檔

高架平面二線架設完成

圖檔


開始運行


圖檔

高架行駛


圖檔


雙線運行測試

謝謝觀賞。 8)
詳情請上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grace2007-grace2007/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