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問一下, hugolee車友會採用什麼控制器? 看到車友的大場景, 想必閣下的收藏也會好好看, 期待你的分享

版主: lee
小弟想請問一下...hugolee 寫:各位大大們好, 小弟最近規劃了一個 Layout, 因第一次規劃較大型場景, 所以請各位大大多多給予批評指教, 以免有隱藏的危機導致連接失敗... 感恩感恩~~
Layout 縮圖如下:
- 紅色部分為給電軌
- 黃色部分為Kato 4號叉軌
- 深藍色為高架段
- 淺綠色為平面迴路
- 淺藍色為平面連接高架
- 紫色為轉接軌, 接 F 牌電動轉盤
若需要較大原圖可以在這兒看到:
http://i226.photobucket.com/albums/dd86 ... Layout.jpg
Kim這篇不錯,請轉貼至http://www.tts.tw/forum/viewtopic.php?t=1434Kim 寫: 先說個題外話。
話說十年前我規畫現有場景之前,所想的是另一個瘋狂十倍的計畫,可是後來因為發現許多地方,例如立體交叉的坡度太大,再加上現地與所畫圖面實在有太多差異,於是只好重畫,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趁著重畫的時候,我才認真考慮了幾個問題。
──這場景要表現什麼?
──運轉至上?除了火車還有沒有別的?
──如何提高視覺的合理程度?
從這些才再衍生另幾個技術問題。
──要怎麼讓人手可以接觸場景的任何一處?(避免火車掉在場景深處伸手拿不到)
──要怎麼做到將所有重要道岔集中在最近的地方?(運轉控制容易,而且在轉轍器或道岔故障,車輛出軌時可以輕易排除)
──運轉模式為何?
──怎麼讓場景從不同角度看去有不同變化?
後來我才將個人的場景定調為「有幹、支線,二者可分別半獨立運轉,共用調車場,至少應有一段線路表現如淡水線穿過城市的感覺、支線以淡水線車站為範本」,而根據這樣的想法去構築。
言歸正傳。看了您規畫的場景,當然其他幾位先進已經給了很好的建議,但是您可以再想一個問題:中間有個平交道,有平交道,前後就應該有馬路;有了馬路,兩旁就會有房舍農田,這樣一來,場景成形了。
當然,這也是個建議。不過就個人的經驗,在面對場景時,總體而言,其實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花在場景裡的房子、汽車、飛機等附屬配備上。我想這些其實才是場景變化最大的來源。如果只有火車運轉,雖然火車本身的編組、色彩等可以有很多變化,然而,看久了很快還是會膩的。
因此,您可以照其他先進建議的,將運轉路線先合理化,同時您可以想想預留一些其他建物、城市等等的空間。我想那個才是讓場景可長可久的最好方法。
目前主要是日車為多, 蒸氣車頭有一些...edwin 寫:不知大大收藏的都是那些廠牌的車車?
經過大大的點示, 小弟特別去找了一下岔軌 DCC 化的相關資訊...edwin 寫:尤其大大喜歡玩調度車場的模式
DCC更是首選
現有的軌道系統不需改裝
就可以直接連接數位系統
若岔軌及場內號誌要以數位控制
也可以很方便昇級
hugolee 寫: 經過大大的點示, 小弟特別去找了一下岔軌 DCC 化的相關資訊...
最近的確好像出了 KATO 岔軌專用的 DS51K1 可以直接對應,
岔軌控制晶片不一定要用 DS51K1
有其他的代用品
感覺似乎可行... 不過再搜尋了一下相關文章和網頁,
DCC 的供應電流有到 2.5A , 雖然說非 DCC 車輛還是可以跑,
不過大電流總是不太好... 所以, 暫時還是先打消 DCC 念頭好了...
大電流是不需擔心的
有些類比控制器也是有提供大電流的輸出
這與是不是使用DCC控制器無關
畢竟要用到高達 36 個 DS51K1, 再加上數位控制器, 以及連接 PC 的
介面, 還有 PC 軟體的錢.... 也是蠻可觀的.... @@
或許等手動玩膩了, 再來升級也是可以再考慮的...
畢竟感覺上現有 KATO 軌道升級 DCC 不是太困難 XD
一開始只要先有控制器及一台(或一列)有安裝解碼晶片的車
您就可以與一台(或一列)類比車同時操控
但是須注意類比車頭若未在行進狀態
不要在Power On的數位軌道上長時間停留
接下來岔軌的數位化可以逐一進行
因為即使數位化還是以手動設定及控制
只是數位化後可以捨去類比的岔軌控制盒
全部集中在數位控制器上來控制
最後就是與PC連接
與PC連接後可以讓車輛及岔軌依事先PROGRAM的行程來執行
達到自動控制的境界(當然這還須增設區段回報)
不過有一點要告知您
即使用DCC 即使連接PC
火車還是火車
它不會變成其它的東西
只是讓操控火車變的與實車一樣
增加更多的樂趣
讓更多人及火車
可以在同一時間同一場景中同時運轉
這才是DCC與PC自動行控的最終目的
以上簡略說明提供給您參考 :D
先感謝大大的熱心指導, 雖然說這次暫時不直接採用 DCC,edwin 寫:岔軌控制晶片不一定要用 DS51K1
有其他的代用品
edwin 寫:一開始只要先有控制器及一台(或一列)有安裝解碼晶片的車
您就可以與一台(或一列)類比車同時操控
但是須注意類比車頭若未在行進狀態
不要在Power On的數位軌道上長時間停留
這邊小弟的文字敘述的確有誤, 打文章果然不能太快...sebastia 寫:這個觀念與小弟的認知相差很大hugolee 寫:DCC 的供應電流有到 2.5A , 雖然說非 DCC 車輛還是可以跑,
不過大電流總是不太好...
小弟的認知是
電源供應器標稱的電流是能供應電流的最大值
馬達如果只需要0.3A的電流,從電源供應器接出的導線去量電流也只有0.3A而已
而不是控制器強加2.5A的電流給動力車吧
接 PC 自動控制的確才是 DCC 化的最大優勢,edwin 寫:最後就是與PC連接
與PC連接後可以讓車輛及岔軌依事先PROGRAM的行程來執行
達到自動控制的境界(當然這還須增設區段回報)
前文恕刪hugolee 寫:DCC 車可以跑 DC 軌是由晶片切換控制, 這個比較沒問題...
但 DC 車是否可以在純 DCC 控制器下跑? 小弟不太懂說...
而小弟比較大的疑問是 DCC power on, 假設電壓恆定約 15v,
那 DC 車不就馬上狂奔? (因為 DC 車是由電壓控制馬達應該沒錯吧?)
還是需要另外接 DC 控制器來控制 DC 車呢?
若是這樣, 那 DC 車怎麼知道要聽哪個控制器的呢?
小弟有陸續在爬文, 不過好像還沒找到類似問題的答案.... :p
接 PC 自動控制的確才是 DCC 化的最大優勢,
否則如小弟的岔軌切換, 若只是 DCC 化而沒有自動控制的話,
反而傳統手動的操作還比較快速簡單... :p
若一些 DCC 的疑惑都解決的話, 小弟大概就可以有下一個目標了...
短程目標就是把目前規劃的路線先建好... 讓車車可以有固定地方活動...
長程目標可能就是把所有路線 DCC 化, 加上一些車輛 DCC 化,
然後用電腦控制路線區段, DCC/DC 車都可以跑... XD
有個夢想有個希望其實還蠻不錯的, 會驅動自己去學些新東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