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連結面間隙的問題floyd 寫:還好,當初普通車問世聽到很多網友說的問題及鐵支路也預定要修改時,我趕緊購買第一版本的普通車收藏起來,因為我好不容易看到一組車廂與車廂之間設計的跟真車一樣的緊密,卻被車友說的一無是處,我認為這就好比日車新幹線等密連接車廂的連接一樣,KATO會建議要運行此種列車的軌道彎曲要大一點的(在其說明書上都有寫),例如R3xx開頭的彎,才不致使車廂無法通過曲率半徑太小的彎,這是合理的常識,但在我們卻被說的是設計不良,還要求鐵支路更改設計,真是無言!!
而且我當初也是用曲率半徑大的彎軌試跑都ok,也沒出軌過,難道各位還想看車廂與車廂間隙誇張大而失真的連接嗎?
買了好多年的車,今天還是要為鐵支路的用心設計給予鼓勵,希望能持續出產「像真」及「優質」的產品.
很慶幸自己收藏到此密連的普通車,而非拉大間隙的車.
老實說鐵支路為了迎合輿論壓力而延長間隙
我是非常失望的
以Tomix為例,Tomix最引以自豪的就是他的伸縮連結器,可以讓模型縮短至與實車相仿的短間隙,過彎時又可以安然度過,這是伸縮連結器設計的問題
TP32850是鐵支路第一款車箱,所以他的比照辦理是相當直得鼓勵的(當時台灣模型界仍然處於轉向架附加連結器基座的老舊設計,連結器基座設計在車體上的是非常先進的,日本也是新型車輛才有此設計),然而由於TP採用非字風檔,這在過彎條件上自然會比圓形橡膠風擋來的要求高些,雖然鐵支路原始設計已經是伸縮連結器了,在過大彎時仍然會卡到風擋
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向車友說的間距太密是設計瑕疵因而拉長距離
反而應該朝伸縮量去做修改
然而鐵支路選擇了延長間隙...
而且這個糟糕的設計也沿用在根本不會有問題的橡膠風擋車系(FP10500/10000),也因此讓鐵之路的伸縮連結器設計根本是暴殄天物
這種糟糕的寬距離連結面現在也一直出現在每一台鐵之路的車輛中
然而希望還是有的
鐵路節的紀念車發現
EMU100與TEMU1000各自採用新型可拆裝式伸縮連結器
(然而設計理念非常不同,很可能是不同時期的設計)
除了伸縮量大增以外,原始設計連結面間隙又回到非常密合的情況
這會讓很在意連結器間繫的車友非常期待的兩款產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