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音響發燒友的車友呀?

跟火車無關的, 什麼都可以貼..:-P(請勿談論政治議題或做人身攻擊)

版主: Lancelot

iynuhcuw
數位研究苑
文章: 532
註冊時間: 2003-11-13 16:37
來自: 桃園市新埔六街

文章 iynuhcuw »

小的也來喀唬爛囉!!!!

貼一下店內的兩光系統
礙於空間及預算問題........... :cry:
這套是胡亂拼湊起來的
就這樣囉................不過可以聽啦!!
圖檔
USHER兩光9801喇叭
圖檔

SQUEEZEBOX 3(網路播放器)+DIY穩壓套件
chef大推薦的好東西 :mrgreen:
圖檔

USHER 20BIT DAC+ USHER P307前級+USHER CD-1
圖檔

USHER R1.5後級
圖檔

台南磨豆大哥的 OPUS3訊號線+東湊西湊的電源線
圖檔
圖檔

(題外話)
最近的興趣是喝燒酒,一直沒時間去跟chef交官,真歹勢:oops: 時間允許的話一定去找您買!!!
喝完的
圖檔
剩三瓶
圖檔
未成年請勿飲酒

~~~
頭像
Chef
特等資深會員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1134
註冊時間: 2003-08-15 17:15
來自: 數位自動控制的世界
聯繫:

文章 Chef »

iynuhcuw 寫:SQUEEZEBOX 3(網路播放器)+DIY穩壓套件
chef大推薦的好東西 :mrgreen:
圖檔(題外話)
最近的興趣是喝燒酒,一直沒時間去跟chef交官,真歹勢:oops: 時間允許的話一定去找您買!!!
喝完的
圖檔
剩三瓶
圖檔
未成年請勿飲酒

~~~
:lol: Squeezebox 3 配的是豆豆牌 DAC 嗎?還是外接電源?
:roll: 店裡面這幾支酒幾乎全是小弟前東家進口的產品,常走動的客人大概都重疊吧我想!
圖檔
頭像
Johnson
忠實會員
忠實會員
文章: 193
註冊時間: 2005-03-28 18:29
來自: 松山機場

文章 Johnson »

"若轉成192K通常動態比會降低,失真會變高"

關於這點,我指的是從CD 44.1KHz去轉換成192KHz之後所造成的現象,
但為什麼會失真變高,說真的我沒特別研究實際狀況,
我研究的是這類IC的Datasheet所觀察到的狀況,
S/(N+D)這項規格通常都會變的比較差
所以我指的不是在原始就是192K錄音的音源

很可能是出在原始錄音時非192K,而是經過轉換後才192K.......問題就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了

California Audio Labs
這是很久以前的品牌了,我以前在音響代理商時,這家器材就不常見,
所以我對於這台機器不是很了解,
但是看到了DAC應該是CS4328之類的IC,在那個時代這是顆體質不錯的IC
至於用管當輸出緩衝,嘿嘿!!!這見仁見智!!!!
Audio Research的管前級很有名,但這幾年它變了,Audio Research Ref2
也只用了一支管子,當輸入級緩衝,後面都用JFET放大.....實實在在的晶體機阿!!!

管調音好聽,柔柔的浮凸的中低頻,高頻不刺耳的玩意!!!
但別奢望儀器測試會好看!!!別說儀器測試無用論!!!
若真的沒有參考價值....200萬的AP測試儀就是垃圾....
也不會有一堆設計IC與設計音響的公司去買!!!

我現在是使用沒有腳的音響系統
AV擴大機配上七隻DIY的全音域喇叭與12吋超低音,
便宜的Pioneer DVD與一台Audio Alchemy的CD Player....
玩音響很久了....以前回到家根本不太可能去開,家人會出來唸,
只好換成簡單的AV系統....連看新聞都用這套,
我想....現在的我有聲音就好了!!!!
至於好聲,像Chef說過的,要有龐大的動態幾乎是不能兼顧細緻的,
在音響代理商時期我已經體驗過很多次了,
每每聽到破30萬 50萬之流的擴大機或是喇叭,
整套音響系統破千萬,對我來說.....他也只是音響....
並不會真的 像現場的感染力出現....
那又如何呢??似乎已經沒有最初在高中時期玩音響的感動了!!!!
現在偶而去朋友的店裡逛逛音響器材...即使用到航太科技來做....還是音響...
三個朋友都有同樣的興趣,音響 養魚 火車........
女朋友說:其實我們三個人只有一個共同的樂趣............就是愛亂花錢.........
kumamoto
忠實會員
忠實會員
文章: 137
註冊時間: 2005-06-10 23:29
聯繫:

文章 kumamoto »

My Hi-Fi
圖檔
kumamoto
忠實會員
忠實會員
文章: 137
註冊時間: 2005-06-10 23:29
聯繫:

文章 kumamoto »

My CDT
圖檔
sh1520
客人
客人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07-05-14 11:45

文章 sh1520 »

分享一下
右下角金色的是Marantz SA11,目前荒廢中
聽SACD還差Burmester Rondo 052 一大截

圖檔
頭像
b1206183
忠實會員
忠實會員
文章: 189
註冊時間: 2005-05-23 01:03
來自: 平鎮市
聯繫:

文章 b1206183 »

sh1520 寫:分享一下
右下角金色的是Marantz SA11,目前荒廢中
聽SACD還差Burmester Rondo 052 一大截

圖檔
玩火車 聽音響 絕 配 :-D 人生最大享受 :mrgreen:
我也來貼一下 買的場景 加MC501
圖檔
和MC352合照
圖檔
火車運轉(歡迎參觀)
http://vlog.xuite.net/b1206183
頭像
sebastia
特等資深會員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2707
註冊時間: 2004-10-21 01:04
來自: 中壢市

文章 sebastia »

Johnson 寫: California Audio Labs
這是很久以前的品牌了,我以前在音響代理商時,這家器材就不常見,
所以我對於這台機器不是很了解,
但是看到了DAC應該是CS4328之類的IC,在那個時代這是顆體質不錯的IC
至於用管當輸出緩衝,嘿嘿!!!這見仁見智!!!!
Audio Research的管前級很有名,但這幾年它變了,Audio Research Ref2
也只用了一支管子,當輸入級緩衝,後面都用JFET放大.....實實在在的晶體機阿!!!
Johnson果然是行家
打開機殼看DAC的晶片確實是CS4328-KP/GYAGZC9428
至於用真空管當輸出緩衝,對小弟而言只是一塊贅肉,因為小弟的三部綜擴都已經是純管機了
會在Y拍買這台的原因主要是價格考量,先前一款7000有找的DAC(PROS AUDIO DAC-1000 MK-II )被搶走....
但似乎買得太衝動,前天收到貨,聽了兩天,覺得似乎爾爾而已
聲音的細節表現似乎Cambridge Audio 的DVD89也不遜色
看樣子Cambridge Audio出平價機器並沒有降低他們對聲音的要求
(這台在DVD音訊的表現上也比小弟先前那部台製DVD好多了)
雖然還是聽出些許優點,但覺得這一點差異好像花太多$$了
也許應該再多花點$$買更高階的DAC了
有沒有發燒友對這台真空管DAC有興趣的,趁小弟還有脫手念頭時私訊聯絡
價格參考 http://tw.f2.page.bid.yahoo.com/tw/auction/b34719250 結標價-1.5K

管調音好聽,柔柔的浮凸的中低頻,高頻不刺耳的玩意!!!
但別奢望儀器測試會好看!!!別說儀器測試無用論!!!
若真的沒有參考價值....200萬的AP測試儀就是垃圾....
也不會有一堆設計IC與設計音響的公司去買!!!
用儀器測管機的數據絕對比晶體機難看
光在總諧波失真的部份,晶體機要在總諧波失真0.01%以下比比皆是,管機不可能達到這個標準
(總諧波失真的定義參考 http://www.idrc.com.tw/big5_ver/menu/tec_thd.htm
確切的定義小弟不是專家,不過以前學工數時有印象好像是拉普拉斯換算有提到諧波,不知是否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但與晶體機的差異是--晶體機的失真在奇次諧波,只要有一點失真就覺得刺耳,但管機是偶次諧波失真,這個失真聽起來很舒服,可能跟毒品一樣
管機大致分為三大類,三極管、五極管及集流管,其中三極管在高頻的表現驚艷,五極管在中頻(人聲)豐厚,集流管的音場表現渾厚
要玩管機這三種都要有(拜40年前就在玩真空管的家父所賜,小弟都見識到了)
在音響代理商時期我已經體驗過很多次了,
每每聽到破30萬 50萬之流的擴大機或是喇叭,
整套音響系統破千萬,對我來說.....他也只是音響....
並不會真的 像現場的感染力出現....
那又如何呢??似乎已經沒有最初在高中時期玩音響的感動了!!!!
現在偶而去朋友的店裡逛逛音響器材...即使用到航太科技來做....還是音響...
就人生的旅程而言,雖然結果可能都是看淡
但畢竟經歷過的經驗還是有其價值的....
圖檔
頭像
voguedj
版主
版主
文章: 916
註冊時間: 2003-01-04 23:36
聯繫:

文章 voguedj »

記得(好久以前了) :oops: 小弟當時幹DJ時,重的是音壓及音頻的擴展,漸漸的
發現一個好的聆聽環境及好的音源更會替音響加分!家用機我不懂,工作的關係我跟本不在家聽音樂 :cry: 前面的討論我看了又看,因為非自己領域,怕說出來丟臉,
但我認為,音響是很主觀的(跟老婆一樣)美就是美,別太在乎別人的看法,相信我,
你買不完的..........
圖檔
圖檔
YAMAHA O1V96 V2
圖檔
TURBOSOUND TXD-215
圖檔
EAW LA-325
圖檔
活動中.....
"音響只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
sebastia兄說的好 :wink:
臺灣鐵道模型FB:
http://www.facebook.com/trmmodel
頭像
sebastia
特等資深會員
特等資深會員
文章: 2707
註冊時間: 2004-10-21 01:04
來自: 中壢市

文章 sebastia »

看不少車友都貼了聆聽環境的照片
小弟也來獻醜了

圖檔
放音響的櫃子自左而右是SPARK 550(300b),BENYTON的直驅式唱盤,及SPARK 765A(6550)
下面的兩部黑色器材是California Audio Labs SIGMA II DAC及Cayin 的LP前前級(MM)
揚聲器忘了牌子,大約8.9年前在音響展買的
櫃子前下方那個黑色長盒子是80吋氣壓式布幕
牆上的掛圖是5年前在布拉格拍的(有名的查理橋,由於是自助旅行,行動很自由,如果是跟團的可能不會走到這個沒有護岸的點)
左喇叭後面是小弟在陸戰隊服役時敲的沙畫,放在揚聲器後面是有原因的--揚聲器的低音反射孔是後置型的,離牆太近沙畫的絨布可以吸收一點
右喇叭後是不知名廠牌(SHIFA)沒有型號的KT88管機,還用一塊布蓋著防塵,因為太重搬出來還要動喇叭就暫時不拍了
聆聽室拍照時沒事先打掃,所以還看得到小朋友的玩具
各位也許納悶小弟怎那麼大膽敢讓小孩跟管機共處一室?
小弟的絕招是管機開著時抓著小孩的手去摸真空管....從此他知道那是燙的不能隨便摸
加上擺設有一定高度,三四十公斤的重量他也推不動,落地式揚聲器離牆不遠也不用擔心他推倒

圖檔
Epson的TW20投影機, 書架第二層就是新入庫的Cambridge Audio DVD89

下面是器材近照
圖檔
這是現役中的6550管機
真空管正常是近似燈泡的黃光,不過1秒快門拍起來有點紅
這部6550設計有個特色是可以切換三極管或集流管方式工作
不過三極管的工作方式並沒辦法像正宗三極管那麼甜美,小弟平常都切在集流管狀態

圖檔
這是小弟最愛的300B
在表現小提琴及頻段較高的器樂獨奏或室內樂時,聲音甜美得像是直接把未稀釋的果糖往嘴裡倒一樣
缺點是低頻太瘦了
比較好笑的是這是MIC的管機,真空管上印著大大花俏的"WE300B"....
有點概念的也知道西電的管子不會是這麼印刷的 ,還把自己的廠牌(SPARK)印上去:wink:
這部機器好像是1993年買的,當時價值人民幣9000元
有趣的是兩年後台灣音響展看到DM標價新台幣120,000元
家父看到後說他可以專程坐飛機帶一部回來賣,打對折就好...

圖檔
這是DAC及LP的前前級,這部LP前前級跟DAC一樣也是用真空管的

圖檔
看著LP轉動唱出音樂時特別有感覺
就如蒸汽火車般行駛時看著連桿轉動、噴出陣陣蒸氣及黑煙一樣感動
尤其得親自調校針壓(有些唱片就是得用不同針壓才唱得正常)、抗滑、循跡...等,像是在照顧有生命的寵物般的喜悅
直驅式唱盤減少了皮帶或惰輪式唱盤的高速馬達轉動噪音及轆聲
不過這款廉價LP的缺點在太輕,又是塑膠外殼,回授情況較明顯
目前唱頭只是用MM,但聲音表現已經比CD迷人多了
如果用MC唱頭,頻率響應高達40~50KHz可是比CD高出許多呢

圖檔
這是最沒有雜音的音響--是在布拉格城堡區一間賣古董紀念品攤買的,只花了6000捷克幣
原本想買支魯特琴的,不過太座說"小提琴你還會拉,魯特琴你會彈嗎?" 小弟就....就範了
圖檔
與chef兄同樣闢好單背板的琴

最後...
另類的火車與音響結合
圖檔
謝謝觀賞

PS
以專業的聆聽室規劃角度來看小弟這間是不及格的
但小弟認為與其呆坐在一個冰冷的空間,和家人的同樂還是比較重要的
音樂要融入生活才更具有意義,您說是嗎?
最後由 sebastia 於 2007-08-06 09:33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圖檔
kumamoto
忠實會員
忠實會員
文章: 137
註冊時間: 2005-06-10 23:29
聯繫:

文章 kumamoto »

My CDP
圖檔[/img]
頭像
Kenny
站長兼工程組
站長兼工程組
文章: 2180
註冊時間: 2003-01-05 01:30
來自: 台北

文章 Kenny »

kumamoto 寫:My CDP
圖檔
題外話:
Lenz的數位控制器,站上使用Lenz的人似乎沒有很多 :-P
不知你的操作器是用那一組?
圖檔
kumamoto
忠實會員
忠實會員
文章: 137
註冊時間: 2005-06-10 23:29
聯繫:

文章 kumamoto »

玩火車 聽音響 絕 配 人生最大享受 X2
我也來貼一下 場景
圖檔
kumamoto
忠實會員
忠實會員
文章: 137
註冊時間: 2005-06-10 23:29
聯繫:

文章 kumamoto »

圖檔
kumamoto
忠實會員
忠實會員
文章: 137
註冊時間: 2005-06-10 23:29
聯繫:

文章 kumamoto »

圖檔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