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在利用3D印表機製作機場捷運的模型
在轉向架的部分有點問題想請教一下各位先進
第一個問題是:我觀察到在連接轉向架與車身設計有兩種
一種是用轉向架上的塑膠卡榫扣住車身
另一種則是用螺絲固定,似乎也有用塑膠釘固定的
這兩種設計有優劣之分嗎?
第二個問題是:在轉向架固定車輪的方式也有兩種
一是利用車輪中心的錐狀構造固定
另一種則是像舉啞鈴,如下圖所示

前者用在貨車上時捨去銅片,這樣會不會比較容易損壞?
後者的銅片藏於車輪內側,末端有一鉤狀構造支撐車輪
這種結構若是去處銅片摩擦力會不會太大?
還有一個關於連結器的問題
在實車上就有區分為裝在車身及轉向架兩種
在模型上面也是如此
他們各有什麼強項嗎?
其實這兩個部分用3D列印的方式很難做出來
我有參考露天上現成的產品
連結器有Shinkyo Coupler
轉向架只有看到KATO的
KATO那些轉向架裝在電車上好像有點突兀,看起來都是給無動力客車或是早期柴聯的
最後附上兩個成品的照片
白色的是第一次試印的DM車廂,層高0.2
窗戶沒做好,邊緣不太清楚。
藍色的是DMB,層高0.1,能看到車門的輪廓
橫紋都分明顯
都還得經過一些打磨與上漆才能見人
都沒有車頂是因為冷氣還沒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