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工作繁重, 且車輛模型複雜度實非單純架線柱可比擬, 一直拖到今日才完成.
經"哆啦~"車友的同意, 小弟與大家分享此模型用3D printer打印的過程.
話說DL-1000雖只是台小調車機, 但"哆啦~"車友建立的模型可一點都不馬虎, 細節非常多.

好處就是逼真, 壞處就是印製的難度提高許多.

這是一台HO scale的Model, 大小約為31.8*32.7*50.7mm, 有一個維度的尺寸比小弟用的機器能製作極限還大, 很尷尬.
所以請"哆啦~"車友小修檔案, 把車體拆成上下兩部分, 小弟打算分別製作, 最後再進行組立.
檔案放進3D軟體先看一下...(這是完整的車體, 經驗告訴小弟, 不是很好印...)

接下來就是非常耗腦力的前置作業. 因為受限於3D printer的成型方式, 所以許多的特徵不能直接"打印"出來
還需要透過額外建立支撐架(Supporter), 才能讓這些特徵正確表現.
小弟因為功力不夠, 所以就直接硬上, 先不管支撐架直接印出來看, 看模型哪裡有瑕疵再修改支撐架.
![嗯 :K2]](./images/smilies/t2e02.gif)
Try and error~~不算多不算少, 兩部分的車體各試了兩次, 終於在第三次分別列印出OK的成品.
這是上半部的車體剛印好的樣子, (右邊的金屬是3D printer的成形平台, 成品是藍色的)

可以看到在車體之外有很多額外的東西, 那些就是支撐架, 之後要移除.
(這幾張是用手機拍的, 畫質略差, 還請見諒


模型完成最終固化以後, 把支撐架一一移除(仍然使用美工刀跟電料鉗


受不了手機的畫質, 所以跟同事借了台富士相機, "2cm"的超近拍功能, 試試看有多強大~
拉近來看一下細節, 有沒有看到右邊維修蓋上面兩個小小的把手, 把手下面真的是空的唷, 不是一個凸塊而已.

在車身上可以看到類似棋盤格細紋的圖案, 這是這台3D printer的列印解析度極限, 每一橫格是0.1mm, 縱格是0.56mm.

立著全身照來一張.

上面的圖片是小弟第一次製作車體上半部拍的, 其實還有一些特徵沒做出來, 後面再出現的圖才是最終完成版.
接下來開始下半部車體打印的漫漫長路...修檔案...修支架...(重覆略)...
噔噔噔, 完成!!!

呃, 看不出來嗎? 沒關係, 開始拆拆拆, 剪剪剪, 割割割~ 下半部車體現身!
(支撐架耗掉的材料快跟車體一樣了
![3line [3l]](./images/smilies/nmsn_3line.gif)

俯視圖來一張~小洞應該是之後要組裝欄杆用的.

側視圖來一張~

端部細節來一張~ 有沒有看到四根柱子上面成形出來的小孔?


這個孔到底有多小呢? 突發奇想拔了一根頭髮來當比例尺...直徑大概.. 0.3~0.4mm吧~
(小弟手拙, 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成功穿過4個洞


最終版本上半部車體現身!

再一次把手特寫照. 車友無聊的話可以比較看看這張的模型跟前一張有哪裡不同

"哆啦~"車友的模型在第一張有小瑕疵, 這張的模型改正了. 話說若不是建模作者自己告訴小弟, 小弟大概到現在都沒發現吧.

側後方來一張~

上下合體!!!




來量一下Size~

最後來個大Play, 失敗的成品一起進來大集合拍張照.

因為小弟沒有靈巧的雙手, 只有3D printer而已, 所以只能做到這邊先告一段落.
接下來的補完工作就要交給"哆啦~"大大來執行了, 期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