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東快計畫
- i_fresh0304
- 優秀公民
- 文章: 55
- 註冊時間: 2007-09-10 20:03
- 來自: Taipei← →Songshan
- 聯繫:
被遺忘的東快計畫
剛剛在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網站http://www.rrb.gov.tw/index3/index3-E.asp上查到了被取消的計畫~東快計畫,不知道網上的各位大大是否聽說過,引用一下資料:
北宜直線鐵路,大幅縮短東幹線運輸時間:台北至宜蘭34.5分鐘(通勤圈)、至花蓮87.5分鐘(一日生活圈)、至台東2小時50分;銜接西部高鐵則高雄至宜蘭2小時、高雄至花蓮3小時。
這些數據聽起來很不錯呀,而且從示意圖上能知道新北宜線在北宜高的隔壁,我認為之前常會有人在爭吵是否要建蘇花高,可是如果能「截彎取直」台鐵的路線話,鐵路運速效率會更高而且比公路更環保。真不知道為什麼環評會沒有通過,雪隧都能建了,環保的電氣化鐵路為什麼不行?我真的認為這個比蘇花高還有效益,不知道各位的看法如何?不過好消息是剛新聞上也報導交通部長宣布將執行花東間的鐵路電氣化!希望全台鐵路電氣化能早日實現!
北宜直線鐵路,大幅縮短東幹線運輸時間:台北至宜蘭34.5分鐘(通勤圈)、至花蓮87.5分鐘(一日生活圈)、至台東2小時50分;銜接西部高鐵則高雄至宜蘭2小時、高雄至花蓮3小時。
這些數據聽起來很不錯呀,而且從示意圖上能知道新北宜線在北宜高的隔壁,我認為之前常會有人在爭吵是否要建蘇花高,可是如果能「截彎取直」台鐵的路線話,鐵路運速效率會更高而且比公路更環保。真不知道為什麼環評會沒有通過,雪隧都能建了,環保的電氣化鐵路為什麼不行?我真的認為這個比蘇花高還有效益,不知道各位的看法如何?不過好消息是剛新聞上也報導交通部長宣布將執行花東間的鐵路電氣化!希望全台鐵路電氣化能早日實現!
我想永康233 寫:雖然說花東線電氣化可以帶來進步,但是相對的,
花東線電氣化後也將會失去更多屬於花東的那種在地的人文
與純樸,相信這不是你我所樂意見到的。
再者,電氣化將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衝擊,
例如:人口加速外流、環境與生態的浩劫與過度商業化....等衝擊,
而且也會帶來你我都無法想像的嚴重後果。
我不是要反對電氣化,雖然是時勢所趨,但在電氣化之前,
必須要先考量到一些問題,例如像路線、號誌、淨空.....等問題,
如果以上問題能先解決的話,再談電氣化也不遲。
目前花東線要做的就是先提昇路線的容量、班次的提昇&號誌改善的
問題,待這些都做好的話,我想那時再電氣化,對花東來說,
至少不會造成無法想像的衝擊。
東幹過多的軟腳車是讓台鐵將電氣化優先於雙軌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東幹有很多的長坡
彎道也不少
過低的加速度讓這條鐵路的效率低很多
不過大大您提到的文化衝擊也是很值得討論的地方
在地居民也想要進步,也想要有便捷的交通
進步是潮流的話,那又憑什麼限制東部地區的民眾不能享有同樣納稅的福利?
與其說加速與西部的交流會造成東部的衝擊
為何不說之前地理環境的隔閡讓東西部發展出不同的社會經濟狀況呢
有時候在文化保存以及經濟建設上是兩難的 :?
台北高雄都一日通了
要限制花蓮台東與台北的聯繫似乎不容易遊說當地居民的渴望
![mouth water [w]](./images/smilies/nmsn_water.gif)

Re: 被遺忘的東快計畫
正因雪隧耗費了過高的成本及時間,且它所帶來的環境衝擊才正開始,不知還有多少未知衝擊呢?i_fresh0304 寫:剛剛在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網站[url]
這些數據聽起來很不錯呀,而且從示意圖上能知道新北宜線在北宜高的隔壁,我認為之前常會有人在爭吵是否要建蘇花高,可是如果能「截彎取直」台鐵的路線話,鐵路運速效率會更高而且比公路更環保。真不知道為什麼環評會沒有通過,雪隧都能建了,環保的電氣化鐵路為什麼不行?我真的認為這個比蘇花高還有效益,不知道各位的看法如何?不過好消息是剛新聞上也報導交通部長宣布將執行花東間的鐵路電氣化!希望全台鐵路電氣化能早日實現!
連雪隧工程本體都快因地質因素開始浮現問題,這應該是東快計畫喊停的主因
小弟曾經差點就投身雪隧工程,雖然工程師具有挑戰任務的特質
但直到現在還是對雪隧及蘇花高的興建持保留看法,人對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再來評估要是建設完成對鐵路的影響,北迴線長期在瑞芳以北將因客源流失最後淪為舊山線的命運
這條北宜鐵不會開發新鄉鎮,卻會使原有鄉鎮沒落
至於花東電氣化,就價值工程來看不至於無望,只要需求值得花成本就可以展開了
電氣化雖然就沿線空氣而言比較環保,但幾個變電站設下去對環境也會是衝擊
而目前花東沿線對火車污染的消化能力根本不構成問題,還沒有到達需要去用自然以外的方法解決的地步吧

Re: 被遺忘的東快計畫
我想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正在規劃東部高鐵,大幅縮短東台灣運輸時間:台北至宜蘭20分鐘(通勤圈)、至花蓮60分鐘(一日生活圈)、至台東2小時;銜接西部高鐵
這些數據聽起來超夢幻,鐵路為什麼環評會沒有通過可能原因在此,我真的認為興建東部高鐵比蘇花高還有效益,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希望全台高鐵環狀運輸能早日實現! 大家全台灣走透透 ! 過年返鄉沒煩惱 開車用路人降低CO2 排放 經濟又環保
這些數據聽起來超夢幻,鐵路為什麼環評會沒有通過可能原因在此,我真的認為興建東部高鐵比蘇花高還有效益,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希望全台高鐵環狀運輸能早日實現! 大家全台灣走透透 ! 過年返鄉沒煩惱 開車用路人降低CO2 排放 經濟又環保

最後由 小楊1219 於 2007-11-17 23:57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說到這個E415 寫:先想想花東線從762提升到1067以後車速提升多少?就知道這些計畫是不是又是神話。
東幹現今有許多列車的排點還跟拓寬前一樣的速度咧...
不過電氣化路線效能提升最明顯的大概就是北迴線了
配合雙軌與路線改線
現在PP與太魯閣都是一路飆的
至於車輛軟腳的問題
東幹如果電氣化
西幹許多強而有力的車輛可以直接移來使用(E系列強力電頭,EMU500等等)
如果不電氣化
要提升路線效能只有添購強力新車一途
在白鐵DR數目已經破百的情況
2800又剛更新出場(2900/3000及將進廠更新)
買新車的數量要多到有顯著提升東幹運能
花費以及所花的時間與人物力可能會比較多
何況東幹對於機車頭的需求也不小
也要添購強力的柴油車頭才有辦法應付石碴車或是莒光號的使用
莒光號對東幹居民是很重要的通勤車種說...
個人推想啦
不過很難想像哪天PP或EMU500在花東縱谷奔馳的日子= ="
![mouth water [w]](./images/smilies/nmsn_water.gif)

- i_fresh0304
- 優秀公民
- 文章: 55
- 註冊時間: 2007-09-10 20:03
- 來自: Taipei← →Songshan
- 聯繫:
被遺忘的東快計畫
我想你應該弄混了弄混了,負責高鐵工程及監督和除了台北高雄兩直轄市外的捷運工程是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執行。小楊1219 寫:我想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正在規劃東部高鐵,大幅縮短東台灣運輸時間:台北至宜蘭20分鐘(通勤圈)、至花蓮60分鐘(一日生活圈)、至台東2小時;銜接西部高鐵
這些數據聽起來超夢幻,鐵路為什麼環評會沒有通過可能原因在此,我真的認為興建東部高鐵比蘇花高還有效益,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希望全台高鐵環狀運輸能早日實現! 大家全台灣走透透 ! 過年返鄉沒煩惱 開車用路人降低CO2 排放 經濟又環保
我個人還是較傾向先將東部地區電氣化吧,談延伸高鐵好像有些太早,畢竟還要先延伸到高雄市區。況且東部真的有高鐵話應該很容易空車,畢竟700T的編組是12節。而東部的電氣化加捷運化卻可增加當地居民的通勤便利,效益比高鐵高。
你提到高鐵延伸「台北至宜蘭20分鐘(通勤圈)、至花蓮60分鐘(一日生活圈)、至台東2小時」,不知道你從哪裡參考得知?但我想說其實這和被暫時取消的東快線相比「台北至宜蘭34.5分鐘(通勤圈)、至花蓮87.5分鐘(一日生活圈)、至台東2小時50分;銜接西部高鐵則高雄至宜蘭2小時、高雄至花蓮3小時」,其實減少的時間比沒有像在西部顯著耶!
Re: 被遺忘的東快計畫
這個計畫是在花東快鐵計畫取消後i_fresh0304 寫:你提到高鐵延伸「台北至宜蘭20分鐘(通勤圈)、至花蓮60分鐘(一日生活圈)、至台東2小時」,不知道你從哪裡參考得知?但我想說其實這和被暫時取消的東快線相比「台北至宜蘭34.5分鐘(通勤圈)、至花蓮87.5分鐘(一日生活圈)、至台東2小時50分;銜接西部高鐵則高雄至宜蘭2小時、高雄至花蓮3小時」,其實減少的時間比沒有像在西部顯著耶!
第二次提出台鐵標準軌化時出現的
第二次的標準軌化高層有計畫以東幹先行執行
其中有一項就是提速到200
至於詳細內容並沒有很清楚
何先生是指標準軌車速快,車種多好選擇好購買(買個X2000也不錯)
不必受制於少數窄軌車輛製作廠商,買那些很貴技術又不外流,品質又良莠不齊的車
是不是700T跑進來還不一定
不過我想不可能
700T要讓他跑還要很多設備要配合...
三軌都有些問題了咧...
![mouth water [w]](./images/smilies/nmsn_water.gif)

那發電的能源是什麼? 非核已經是趨勢,繼續燒煤? 汙染不是更大?saber 寫:我個人認為台鐵整個環島路線電氣化可能是未來趨勢了.石油拼命漲.能源問題的因素之外.電氣化後.也有助於效率和速度的提升.
.
另外...
東西橫貫高鐵也會是台灣交通建設一有遠見的創舉啊!
高鐵.台鐵平行的結果.恐怕難以互利.
電氣化不見得經濟
拉了幾百公里的電線電力的耗損也是很大
有錢去電氣化是一回事,能源耗損的代價不完全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西部幹線是因為班次頻繁,50公里內可以提供到五部電力車以上使用,電氣化的效益可以cover過電力的損耗
五部機車同用一個電力供應源會勝過五部機車分別使用的能源
但花東、南迴現在一天有幾班次? 50公里內能同時有2部車(以上)的機會有多少?
這些沿線各鄉鎮是真的有電氣化去爭取那幾十分鐘時效的需求? 抑或只是電氣化代表進步的迷思?
電氣化對個別機車頭而言是有較高的效率沒錯,但要不要電器化應該是要評估路線整體的營運需求
鐵路是現成的,運輸是目的
電氣化只是手段之一,美國大陸的大馬力柴電可不輸電力機車吧
尚未電氣化前應可考量較高規格的柴電機車就可提升單一班次的速度及效率!
如果滿地都是煤礦用圓鍬就能直接鏟煤,蒸氣火車才是最經濟的呢!

最後由 sebastia 於 2007-11-19 16:11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燃料電池車
大概這1,2年內出現燃料電池車。
不使用石油,用氫。
優點環境方面,可能改造現在的柴油車。
DR1000還可能使用很多年。所以改造燃料電池車比較合理。
↓
http://www.manyosen.net/forum/column.php#200607_1
http://www.rtri.or.jp/rd/openpublic/rd4 ... index.html
http://mpn.cjn.or.jp/mpn/contents/00002047/index.html
不使用石油,用氫。
優點環境方面,可能改造現在的柴油車。
DR1000還可能使用很多年。所以改造燃料電池車比較合理。
↓
http://www.manyosen.net/forum/column.php#200607_1
http://www.rtri.or.jp/rd/openpublic/rd4 ... index.html
http://mpn.cjn.or.jp/mpn/contents/00002047/index.html
我個人是覺得台灣的情形較不能效法像美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
更何況美國長途運輸業務主要以貨運為主.台灣以客運為主.光這點就很難相題並論
比較接近的.還是日本
台灣鐵路(主幹線)電氣化最主要還是維持路線的一制性
而不是增加班次.或者說"增加班次"可以視為未來視情況需要的隱藏效益
我想最主要還是提升速率.就像路線截彎取直及部分雙軌化的目的一樣
東部區間車的行車速率提升還是其次.最主要還是中.長程的行車時間縮短才是最主要目標
也省去在花蓮更換機車頭所耗費的時間.另外.噪音.空氣...等等
東部地區畢竟沒有高鐵
台鐵還是保有東部地區陸上交通最快速的優勢
更詳細的資料請參考以下:
http://www.erieb.gov.tw/eg-3.htm
至於能源耗損的問題
當大家以後都改口"我們坐火車去環島旅行吧!"
或者.長途貨運行紛紛以石油大漲大喊吃不消而改投鐵路運輸
或許石油就用來發電好了
台電未來電源結構配比:
燃煤35~37%、燃油4~5%、燃氣27~29%、水力9~11%、核能19~20%、新能源1~3%
其中根據報導.全球煤礦產量還算豐富
台灣的核1~核3廠將陸續提前除役
另外.開發中的能源:
風力、太陽光電、海洋溫差以及海浪發電等等
更何況美國長途運輸業務主要以貨運為主.台灣以客運為主.光這點就很難相題並論
比較接近的.還是日本
台灣鐵路(主幹線)電氣化最主要還是維持路線的一制性
而不是增加班次.或者說"增加班次"可以視為未來視情況需要的隱藏效益
我想最主要還是提升速率.就像路線截彎取直及部分雙軌化的目的一樣
東部區間車的行車速率提升還是其次.最主要還是中.長程的行車時間縮短才是最主要目標
也省去在花蓮更換機車頭所耗費的時間.另外.噪音.空氣...等等
東部地區畢竟沒有高鐵
台鐵還是保有東部地區陸上交通最快速的優勢
更詳細的資料請參考以下:
http://www.erieb.gov.tw/eg-3.htm
至於能源耗損的問題
當大家以後都改口"我們坐火車去環島旅行吧!"
或者.長途貨運行紛紛以石油大漲大喊吃不消而改投鐵路運輸
或許石油就用來發電好了
台電未來電源結構配比:
燃煤35~37%、燃油4~5%、燃氣27~29%、水力9~11%、核能19~20%、新能源1~3%
其中根據報導.全球煤礦產量還算豐富
台灣的核1~核3廠將陸續提前除役
另外.開發中的能源:
風力、太陽光電、海洋溫差以及海浪發電等等
台灣鐵路局普通車窗旁的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