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o #62454 ÖBB 1116 『Mozart』,2006限量版。

音樂神童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於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薩爾茲堡(Salzburg)。多年來,Roco公司的廣告配樂都只用莫扎特音樂,因為Roco總公司就在薩爾茲堡。

紀念莫扎特250週年生日(Geburtstag),所以特別編號為1116『250』。
關於莫扎特傳奇一生的故事,現幾已家喻互曉:如三歲能彈琴、四歲會作曲、六歲起在歐洲各國巡迴表演等…

大家都說莫扎特的成功,是因出生就是個音樂天才。但能讓他天賦儘情發揮,其父李奧波德(Leopold Mozart)是幕後最大推手。

李奧波德是薩爾茲堡大主教的宮廷樂師,他從莫扎特三、四歲時,就已看出兒子的音樂造詣遠勝自己。於是放棄自己事業, 頃一生之力教導、培養莫扎特,並帶他周遊列國,開廣視野,認識各大音樂家。真是位偉大的爸爸呀!

莫札特的不凡處,在於他是個「全方位」的作曲家。
不管是奏鳴曲、多重奏、協奏曲、交響曲等,樣樣精通,沒有弱項;尤其擅長於大型歌劇,光這點就強過古典樂派後起之秀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莫札特的音樂,雖然有人認為流於「華而不實、沒有深度」,但時至今日,這類批評聲已越來越小,相反的,喜愛莫札特的人們卻越來越多,莫札特儼然成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音樂家!
縱使是莫札特最討厭的長笛及喇叭,他還是能寫出美妙動聽的協奏曲流傳至今!所以好音樂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聽莫札特的音樂,總是那麼快樂,他永遠不會把自己生活痛苦的一面表現在音樂中。其實莫札特雖然「小時了了」,長大後工作卻一直都不順利。26歲時(1782年)為了脫離薩爾茲堡大主教,獨自到維也納發展。當時環境下宮廷作曲家收入並不高,加上不善理財、妻兒生病的大筆醫療費,弄得常常三餐不繼、債台高築。只好靠夜以繼日更拼命寫作來賺錢養家。

據說莫札特直到彌留前兩小時,還在口述寫作歌劇『魔笛』 (die Zauberflote) ,其敬業精神真叫人動容。下圖的長髮女我猜可能是「魔笛」中唱花腔女高音的『夜后』。

莫札特於1791年12月5日逝世於維也納。關於其死因,幾百年來流言甚多。傳說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妒忌心重的作曲家薩列里(Antonio Salieri)假扮「黑衣人」,託付他寫《安魂曲》,是莫札特早逝的元凶。這故事後來拍成電影『阿瑪迪斯』(Amadeus)!

據考證,這傳說根本是虛構的。莫札特晚年健康狀況明顯變差,可能和寫作過度操勞有關;而六歲起不斷的馬車旅行,亦有人指責是他英年早逝的緣由。
雖然這位天才只活了35年,但據1862年Köchel統計其作品數量,高達626首。

根據「自然雜誌」1993年Rauscher等的論文「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Nature 365 [1993]: 611)首度指出:「每天聽莫扎特奏鳴曲十分鐘,可增長智力」,稱為『莫扎特效應』(Mozart Effect)。

常聽莫扎特音樂,人會變聰明,那…常看莫扎特火車呢?
參考Mozart Taurus實車照:
http://www.carinzia.net/vorbild/mozart_taurus.htm
http://www.br146.de/fahrzeugbilder.php?F=1116+250-0
自從歐元升值後,雖是炎炎夏天,TTS歐車版卻好冷好冷…
希望已從冬眠中甦醒的車友,踴躍回應吧! :D
謝謝觀賞。
(拍攝工具:Nikon D50 + Nikon 105mm vr micr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