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的車身 , 動輪部份的簍空居然還可以讓你看到車體的細節如避震葉片, 車身主樑等, 透視度比起被鐵塊及馬達擋住的F牌好太多

拿到手後, 猛然發現, 乖乖….前 後導輪完全做出導電, 馬上心情就紮實了起來, 想必它的導電一定相當好, 裝上晶片, 馬上用超低速下去馴車, 果不其然, 跑完一圈10分鐘後看到它重新回到原點, 完全沒有停頓過, 哈~~~這真是很棒的感覺, 這種熱刀切奶油的順暢感覺是最棒的, 看到車一直停的話, 真是會讓人抓狂的

在用料的光澤度上, ROCO 車的光澤度越來越亮, 已經慢慢拋開那傳統沒光澤的缺點, 所有輪當然都是金屬輪, 可貴的是, 每個輪轂都有做出定位栓, 小細節的表現, 一向是ROCO 的強項


拆開上下車身後, 映入眼簾的景況讓我大笑好幾次, 可能是我太興奮了, 因為我看到駕駛室的地板, 手頭上第一台水櫃車有地板的就是它了,

這還不打緊, ROCO 在地板下方設計一個凹槽, 如果您要裝晶片的話, 晶片的電線可以經由這個凹槽將晶片裝到特別預留的空間.

真是相當佩服他們的巧思, 將晶片安排在煤艙裡, 當駕駛室重新裝回後還有一個擋板, 將裝好的晶片藏起來, 從外面看進去, 完全的像真喔!
我為了要將BR64 改成音效版, 在它來之前就預買了Loksound 的Micro, 還好有這麼小片的音效片, 在稍微修一下車身與晶片後, 剛好塞進煤艙裡. 配上特殊規格的喇叭, (一樣要裁修), 就變成了音效版. 左側為原廠喇叭

原廠Loksound 一般版本與 Loksound Micro 的差別

這台BR64 的驚喜程度還沒完喔! 車一拆掉馬達上的壓重塊後, 新馬達!! ROCO 真的是好樣的, 一直有在進步, 這台車的超靜音, 讓你可以盡情享受音效版的媚力, 在BR64來之前我把晶片裝在Fleischmann BR86上 , 低速前進時還好, 後退或高速前進時就只能聼馬達跟齒輪的掙扎尖叫聲, 浪費了這麼貴的天籟

LED與軟板的大量使用, 讓車內可利用空間增加, LED 不是為了怕耗電或是每一台都要超白光, 而是點很久, 也不怕過多的熱源去傷到車或導光片

還有冒煙器喔, 這麼小台的BR64 居然還可以冒煙, 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多數水櫃車是不可能有這種配備的
另外您還可以注意一下車身中線部份, 大部份模型車因為是中線分模的關係, 所以中線部份會有一條分模線, 想要表現細節的話根本不可能, BR64的分模處有特別想過, 所以居然還有為數眾多的卯釘 , 從上方看下去, 可豐富的喔!
簍空的開關閥是ROCO 的基本功

車體下方與連桿部份維持一慣的水準, 只是發現好玩的5點跟 Fleischmann BR64 不同的地方
1. 主動輪的配重塊大小不同, Fleischmann 的做錯了, 配重塊實車只有動輪直徑的1/3 ,但是 Fleischmann 的做到 1/2
2. 偏心桿(Radius Bar)的部份應該是像叉子狀, 我特別去看了一下之前 Fleischmann 的車, BR78, 86 等都是用一片式 “假”過去, 到了 BR76 才改過來, 唉! 這個錯, 犯的可久了

3. 煞車來令片的部份, ROCO 的是單片, 一個動輪配一個煞車片, Fleischmann 的是複片, 中間部份動輪為前後雙夾. 按照實車車號來看, 我覺得早期型的應該是ROCO 這種, 後期型的才改為Fleischmann 這型
您還可以比較一下動輪的配重塊

4. 偏心桿的擺動位置不同, Fleischmann 的為斜上往車頭, ROCO為水平於車身方向, 查了好久, 也仔細瞄了許多實車影片, 感覺上如果偏心桿斜向上的話, 車身為前進方向, 如果擺平的話, 車輛行進方向應該是往後, 這點的話,ROCO 好像是往後跑的位置

5. 氣缸保護桿的下方還有一個小桿, Fleischmann 的沒做出

車身上方的部份ROCO 也用了相當多的細節來詮釋, 水櫃部份看實車有2種樣式, 一種是鑄造, 一種是焊接, 剛好2廠是做不同樣式的,
當然細節上與用料方式上比較新的ROCO 比較有利, ROCO可以做真實管路部份, 它就不會用浮雕帶過, 金屬管件也比較多



駕駛室附近是BR64的重點, 浮刻的補強板, 前後透明擋風板, 駕駛室上方通風孔, 汽包附近的管件, 欄杆都是立體的, 尤其是車門的口2條拉桿



瞄一下躲在裡面的喇叭

車身前後的排障器, 厚度已經做的比較小, 避免跟實車比例不合
最阿甘的莫過於這個旋栓了, 這個細節讓我窩心到想笑, ROCO在大部份人不會去用心看的地方, 2側都還是做出了這個旋栓與鍋爐下方的細節, 我相信會去注意的人應該不多, 真是有夠無俚頭卻令我心喜
動桿上的螺栓也表現的很精緻


前燈上方的環是鐵線做的喔 ~~強度夠, 不怕彎, 真圓度增加, 更像真, 厚度減小, 更配車頭

前後導輪座有一個彈簧拉住, 比較起沒有使用彈簧的車來說, 它會有一個強制力把輪子拉回直線, 在彎軌中差異就很大了, 這個彈簧會讓輪子有更強的力量與軌道相接, 於是收電的效果提高, 彎軌中停止的機會也變小了

BR64 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 而且驚喜連連, 絕對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