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音響發燒友的車友呀?
版主: Lancelot
小弟也喜好 MUSIC...
也有認識車友是動輒 3~4百萬在玩音響的 (如果有時間的話, 大家聚會一下吧, 玩火車兼聽音樂)
介紹一個很讚的網站(非主流音樂網站), 在南台灣(有實體店面), 樂音唱片行 : http://musicalsound.com.tw/home-1.htm
小林店長(站長)除了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外, 一些剖析品評的文章還頗有建地, 重要的是, 網站內容時時更新,
對於不想花錢買冤枉CD 的樂迷, 可以多多參考站上的文章(討論區也是可以挖寶)
硬體方面, 拼裝 "機絲" 也有一手, 不迷信品牌的玩家可以請教店長呦
音響系統大掃除 : http://musicalsound.com.tw/LLL/LLL.htm
也有認識車友是動輒 3~4百萬在玩音響的 (如果有時間的話, 大家聚會一下吧, 玩火車兼聽音樂)
介紹一個很讚的網站(非主流音樂網站), 在南台灣(有實體店面), 樂音唱片行 : http://musicalsound.com.tw/home-1.htm
小林店長(站長)除了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外, 一些剖析品評的文章還頗有建地, 重要的是, 網站內容時時更新,
對於不想花錢買冤枉CD 的樂迷, 可以多多參考站上的文章(討論區也是可以挖寶)
硬體方面, 拼裝 "機絲" 也有一手, 不迷信品牌的玩家可以請教店長呦
音響系統大掃除 : http://musicalsound.com.tw/LLL/LLL.htm
蟋蟀 寫:葡萄酒有在販售嗎?.............TTS會員購買是不是有會員價?![]()


http://sopexa.com.tw/Glossary/
翻了舊文繼續討論,是因為剛買了新機器(原先聽了15年的CDP死了),而當初選購時有注意到TTS有這篇討論...Chef 寫:我雖然還是兩聲道的支持者,但在一次的情況下體驗過 SONY 套裝環繞播放 SACD,嘿,撇開定位不說,音樂廳包覆的臨場感真有點顛覆我對環繞的印象耶!老實說真想弄一套來玩玩,整套弄起來可能還比某些發燒友的一條線還便宜喔!Louis Liu 寫:對對對,「喇叭」對音色影響最重要,再來是「後級擴大機」,再來「前級」。Chef 寫:預算分配的比重應是以喇叭為優先。
個人覺得環繞系統對音響迷並不必要,投資在「兩聲道」刀口上較實在。
我偏愛收集絕版CD、就像絕版火車一樣。
純音響愛好者對於多聲道播放剛開始一定會有排斥的心裡,不過不管喜不喜歡,有機會一定要找片自己熟悉曲目的 SACD 去體驗一下(臺灣買 CD、SACD 真是便宜)。日本音響季刊 Stereo Sound 有越來越多多聲道播放的報導出現,我想雖然路子還長,但很可能會是個趨勢,或者會有一派多聲道支持者出現。
小弟也是兩聲道的支持者,次要原因是環境及現實因素(空間配置不易、$$),主要原因是兩聲道才容易品嚐音質
新添購的CDP其實是DVD、SACD、CD三機兼容的機子,更精確一點的說法其實只是台能順便聽SACD及CD的DVD而已
這部機器是Cambridge Audio DVD-89,是前天在台北音響展買的
因為同個牌子的CDP(640 V.2)聲音還是明顯優了許多,最後放棄CDP的原因有二:
1.現役的廉價DVDP挑片又會當機,DVD-89把訊源一次解決
2.看上Y拍一部二手DAC http://tw.f2.page.bid.yahoo.com/tw/auct ... 1197003073 將價格加DVD-89 剛好是640 V.2,聲音又優上一級
不過DAC居然被提前結標....

好吧,這次重點在SACD,小弟之前都還沒見識過,Cfef大這串討論似乎都沒提到SACD的音質(只提到環繞音效)
小弟還沒聽SACD環繞的效果,但環繞並不是重點,想感受環繞的效果應該看DVD的現場演奏會及歌劇
重點在二聲道SACD的頻寬及取樣率,因此比較的對象是LP,CD在錄音的先天條件就被打敗了
手邊同時有理查史特勞斯幾首交響詩的CD、LP及SACD(順便在音響展買的)
LP因摩擦、機械及迴授產生的雜音就不提了,SACD聽來真的已經逼近LP音質了
最明顯聽出三種播放媒介的差別就在高頻的部份,如三角鐵、長號的銅管震動及弦樂的泛音
CD不用說了,簡直就是一堆音塊;SACD....總算見識到LP以外的高傳真樂音了,不過還是LP溫暖
也許是小弟機器等級還不夠高,可是小弟的LP唱盤當初買的價值也還不到這台機器的一半說

Re: 有沒有音響發燒友的車友呀?
小弟聽的都是管機(只有一台客廳擺電視旁邊的是晶體劇院綜擴),其實玩管機的是家父,小弟只是用他玩的來聽音樂Chef 寫: 各位同好,有沒有也是音響發燒友的呀?都玩些廠機還是 DIY?聽些什麼類型的音樂呢?
小弟聽的音樂類型有古典(歌劇除外)、爵士、Lounge、輕音樂,範圍實在太廣泛了,也因此心目中一直有兩套系統的願望(跟火車一樣,很多人也想 N、HO 都有吧),一套管機聽爵士、器樂曲,一套晶體機聽大型管弦樂曲。不過現實畢竟還是不容許,目前只好放棄 DIY 管機,留下一套 Goldmund 廠機推 Dynaudio。不過我還是沒有放棄 DIY,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自製 E80CC 管機的電源部給 WE 化…
家父的管機小弟已經忘了有幾部,在小弟手邊的只有三部300B、KT88及6550,印象沒錯的話家父的管機類型還有2A3、6GB8、KT66、KT90、EL34.....(有些怪管子忘了)
不太了解chef大的"管機聽爵士、器樂曲,晶體機聽大型管弦樂曲"的道理,也許是基於晶體機功率大
不過管機中集流管在音場的表現相較晶體機有過之而無不及,除非是要比露天播放的功率
否則要在10坪不到的聆聽室應該不需要為了管線樂捨管機
至於小弟聽音樂的類型....幾乎可算是純古典音樂(含歌劇)
七八百張唱片中古典應該佔了六百張以上吧!
Chef兄大學時待過弦樂團喲!
敢問是哪所學校?年代?
小弟1988年進中原,也在弦樂團待過

Re: 有沒有音響發燒友的車友呀?
(每當看以前發起的討論,都會令人覺得時光飛逝~)sebastia 寫:不太了解chef大的"管機聽爵士、器樂曲,晶體機聽大型管弦樂曲"的道理,也許是基於晶體機功率大
不過管機中集流管在音場的表現相較晶體機有過之而無不及,除非是要比露天播放的功率
否則要在10坪不到的聆聽室應該不需要為了管弦樂捨管機
至於小弟聽音樂的類型....幾乎可算是純古典音樂(含歌劇)
七八百張唱片中古典應該佔了六百張以上吧!
Chef兄大學時待過弦樂團喲!
敢問是哪所學校?年代?
小弟1988年進中原,也在弦樂團待過
小弟也不是什麼音響專家敢在這裡大放厥詞,僅是以自己的搭配經驗來選擇系統的方向。
撇開擺位、立體感等空間問題不談,音響的「質地韻味」與「氣勢動態」是我認為很難兼得的,
前者管機容易達成,而後者則是推力大的晶體機強項。
當然這麼說是很籠統的,實際結果還是取決於「搭配」!
高效率的喇叭搭配管機,小小功率就能推得有聲有色,
不過效率低如小弟的 Dynaudio 如果不拿功率來推它,
很難將擴大機與喇叭彼此的長處發揮出來。
我完全同意小空間小系統採用管機這樣的說法。
不過,前級用管機,後級用晶體機也是不錯的中庸之道,
小弟目前在公司雖然是英國的書架型兩音路喇叭,
以 conrad-johnson 管前搭配超大功率 B&O ICE power 晶體後級,
不但韻味十足,氣勢場面之大常常引起客人的詢問,
這樣的搭配果然唬到人了!
提到樂團,小弟在輔大音樂系管弦樂團修課,同時也是業餘管弦樂團的成員。
業餘的那個不但混到首席,連老婆都是在裡面挑來的

Re: 有沒有音響發燒友的車友呀?
sebastia大大您好 您有這麼多張 古典唱片sebastia 寫:小弟聽的都是管機(只有一台客廳擺電視旁邊的是晶體劇院綜擴),其實玩管機的是家父,小弟只是用他玩的來聽音樂Chef 寫: 各位同好,有沒有也是音響發燒友的呀?都玩些廠機還是 DIY?聽些什麼類型的音樂呢?
小弟聽的音樂類型有古典(歌劇除外)、爵士、Lounge、輕音樂,範圍實在太廣泛了,也因此心目中一直有兩套系統的願望(跟火車一樣,很多人也想 N、HO 都有吧),一套管機聽爵士、器樂曲,一套晶體機聽大型管弦樂曲。不過現實畢竟還是不容許,目前只好放棄 DIY 管機,留下一套 Goldmund 廠機推 Dynaudio。不過我還是沒有放棄 DIY,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自製 E80CC 管機的電源部給 WE 化…
家父的管機小弟已經忘了有幾部,在小弟手邊的只有三部300B、KT88及6550,印象沒錯的話家父的管機類型還有2A3、6GB8、KT66、KT90、EL34.....(有些怪管子忘了)
不太了解chef大的"管機聽爵士、器樂曲,晶體機聽大型管弦樂曲"的道理,也許是基於晶體機功率大
不過管機中集流管在音場的表現相較晶體機有過之而無不及,除非是要比露天播放的功率
否則要在10坪不到的聆聽室應該不需要為了管線樂捨管機
至於小弟聽音樂的類型....幾乎可算是純古典音樂(含歌劇)
七八百張唱片中古典應該佔了六百張以上吧!
Chef兄大學時待過弦樂團喲!
敢問是哪所學校?年代?
小弟1988年進中原,也在弦樂團待過


Re: 有沒有音響發燒友的車友呀?
可是還不清楚您喜歡(或想挑戰)哪一類型的音樂耶b1206183 寫: sebastia大大您好 您有這麼多張 古典唱片可見您對音樂的熱衷 是否可推薦幾張 給小弟認識 謝謝
找機會聊聊音樂囉
其實玩音響在軟體上的花費盡量不要低於硬體,當然硬體像您那樣很高檔所費不貲的話軟體也不要低於硬體的1/3才好
不然很對不起那些設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