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遠距近拍模型技巧(9/6測試照片)

跟火車無關的, 什麼都可以貼..:-P(請勿談論政治議題或做人身攻擊)

版主: Lancelot

回覆文章
Rick
三等資深會員
三等資深會員
文章: 308
註冊時間: 2003-05-30 01:26
來自: 台北市
聯繫:

實用的遠距近拍模型技巧(9/6測試照片)

文章 Rick »

前陣子在版上請教近拍技巧, 雖然可惜回覆的先進不多, 但仍有Frank建議了用小光圈創造景深的技巧,
我不懂Frank建議的東西, 於是上網找相關訊息, 無意中發現了用來拍'動物/昆蟲'的遠距近拍技巧!

利用遠距近拍的技巧(即光學變焦+小花[近拍設定]), 除了可以拍不方便靠近的模型(例如展覽)之外,
亦可比一般的近拍創造更明確的景深效果(但要注意光源和足夠曝光)!

以下照片全部用F8.0 ,曝光1秒, 飛機模型比例為1/400(長寬各約十幾公分):
1. 一般的近拍, 沒有什麼景深效果!
圖檔
2. 距拍攝物1.2公尺遠距近拍, 有較明確的景深效果!
圖檔

3. 一般的近拍!
圖檔
4. 距拍攝物1.2公尺遠距近拍, 有較明確的景深效果!
圖檔

5. 一般的近拍!
圖檔
6. 距拍攝物1.2公尺遠距近拍, 有較明確的景深效果, 而且幾乎看不出背景!
圖檔

7. 附加一張距拍攝物2公尺遠距近拍, 一樣可以拍的很清楚(縮圖前的原照片更清楚)!
圖檔

小弟仍是攝影的初階新手, 觀念上如有錯誤, 還請各位先進指正, 謝謝! :D
最後由 Rick 於 2005-09-07 00:30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歡迎參觀我的模型相簿
http://www.pixnet.net/RICKLEE
頭像
Kenny
站長兼工程組
站長兼工程組
文章: 2179
註冊時間: 2003-01-05 01:30
來自: 台北

文章 Kenny »

看了照片後, 你要求的是"淺景深" 而不是"深景深"是吧?

淺景深就是背景比較模糊而主體清楚, 即焦點前後清楚的範圍較短.
若你要的是這種效果, 請盡量使用大光圈, 即光圈值較小的設定,如 f=4.0或 2.8或更小.
此外, 要營造淺景深和鏡頭焦長也有關係, 較長的焦長, 或說望遠端時,
光圈不用太大很容易就有淺景深的效果, 但是在廣角端時,就得要較大的光圈才看得出來.

在拍小物體時, 特別是微距攝影(如使用接寫環), 又使用大光圈時,常常會因為景深非常淺, 而使得物體本身焦點前後就不是很清楚, 這時就要適度的縮小光圈, 只是一般的數位相機, 最小光圈似乎都不小..
cpafrank
數位研究苑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2003-11-27 11:27
聯繫:

文章 cpafrank »

多照多記錄,就會有心得

有個名詞先確定一下
深景深: 背景清晰 可用方式: 廣角鏡頭, 小光圈, 主體離鏡頭較遠
淺景深: 背景模糊 可用方式: 望遠鏡頭, 大光圈, 主體離鏡頭較近

以人像例子來說
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showms ... 1&posit=14
從第3~7張來說,都屬深景深. 很明顯的.背景相當清晰
當然,淺景深就剛好是相反了
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showms ... 1&posit=25
從以上的照片不難發覺,哪幾張是屬於淺景深

攝影狀況真的很多種 李兄要拍的是模型. 除了背景要單純外, 拍攝主體若有前後距離的話,則盡量以深景深為主. 而對焦(以飛機為例)盡量對焦的地方為機首. 這樣應可以照得出整個主體皆清晰的照片. :)
最後由 cpafrank 於 2005-09-05 15:00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圖檔
頭像
James
數位研究苑
文章: 866
註冊時間: 2003-01-12 17:43
來自: 數位研究苑

文章 James »

淺談攝影技巧 (以下係小弟的一點小小心得, 祈各界先進多多指教)
數位相機的攝影原理泰半從傳統相機傳承而來, 故以下所發表的內容概以傳統相機為準, 即使套用於數位相機也相差無幾...

影響攝影的品質有下列:
1. 光圈系數 (以 F 表示, 較小的 F 值表示較大的光圈,譬如 F2 代表光圈大小為鏡頭直徑的二分之一, 即進入的光線只有二分之一)
2. 快門間距 (例如 1/200s 表示鏡頭開啟時間為200分之1秒, 屬於快門, 10s 表示鏡頭開啟時間為10秒, 屬於快門)
3. 底片感光度數 (即感光度, 系數值越低, 代表感光度越低, 但畫質越細膩, 一般常見的 ISO 400 即屬於感光度較高的底片)
4. 焦距 (以 mm 表示, 由於 50mm 近似肉眼所見, 又稱標準鏡頭, 一般焦距在200mm 以上的鏡頭就稱為長鏡頭或望遠鏡頭)
5. 畫素 (若是使用於網路, 200萬畫素即已足夠, 大畫素是放大後畫質比較不粗糙)
(還有很多, 例如燈光控制等, 上述是列舉一些大家比較常見, 也比較重要的因素)

我記得曾經有同好把攝影比喻成水桶裝水: 旋開水龍頭越大(好比光圈), 但取水的時間少(好比快門) 跟 旋開水龍頭越小, 但取水的時間長, 都能夠裝滿一桶水...
另有一喻: 光圈好比是人的瞳孔, 當陽光很強的時候, 瞳孔縮小, 在夜晚的時候瞳孔會放大, 但都能清楚的看到東西

在戶外拍攝, 如果是好天氣, 陽光充足, 則可使用著名的 F16 法則, 即光圈系數為 F16, 快門大約 1/200s 左右, 使用 ISO 200 的底片即可, 如果是拍夜景, 可能光圈必須調大, 必要時快門拉長, 有時遇到光線不夠充足, 快門亦無法拉長的情況, 例如拍攝舞台上的舞者, 除了光圈調大, 請使用 ISO 800 甚至於 ISO 1200 的底片(以上的數值沒有一定或絕對, 只是舉例說明)

光圈太大會造成曝光過度, 通常拍攝人像亦可採取曝光過度, 適度的運用可以造成類似 "柔焦" 的效果, 人物的皮膚也比較 "白皙", 景深比較淺 (當然使用柔焦鏡效果更好 :mrgreen: )
光圈太小會造成曝光不足, 通常拍攝動態夜景均故意使用曝光不足, 若能配合慢快門, 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使用腳架拍攝馬路上正在行駛的汽車車燈, 使用小光圈, 快門時間假設為20分鐘, 則可以拍出 "行雲流水" 的光影效果

快門與光圈互為影響, 而如果快門本身過慢, 有可能因為抖動而產生模糊影像, 例如快門低於30分之1 秒時, 盡量使用腳架拍攝或手腕(或手肘)搭在物體上拍攝

底片感光度數是直接影響畫質的主要因素, 所以你會發現拍攝婚紗照通常都是使用 ISO 50 或 ISO 25 的底片拍攝, 當然放大 10 倍效果還是不錯, 由於傻瓜相機其鏡頭的光圈通常不夠大, 所以最好使用 ISO 400 以上的底片來彌補其不足, 即使如此, 但由於表現在 4x5 的相紙上, 所以畫質不會差距太大, 但是放大如婚紗照就可明顯感覺其差異 (如果天氣符合 F16 法則, 亦可使用 ISO 100 的底片)

焦距應該不需太多的說明, 簡單的說就是對焦的距離,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拍攝戰鬥機, 尤其是許多人喜歡從飛機後面拍攝引擎點火起飛的畫面, 請使用超音波鏡頭, 因為在對準焦距到按下快門之間, 由於飛機速度太快的關係, 會焦點偏移, 所以你會發現像世界棒球賽, 世界足球賽, 場邊的攝影記者幾乎都是使用 CANON 大砲較多 :D (當然亦可以使用快快門的方式解決)

一般人總認為畫素越大越好, 事實卻不然, 如果像手機螢幕那樣大小的 "面積", 30萬~80萬畫素即已綽綽有餘, 而以一般的電腦螢幕(例如 800X600 or 1024 x 768) 200萬~400萬畫素即已足夠, 這裡指的是能夠在電腦螢幕 "全視" 的條件下, 但如果使用同樣的電腦螢幕的 "面積" 的相紙, 則最好有600萬以上的畫素, 因為相紙的解析度比電腦螢幕要高, 這也就是說, 為了能夠於電腦螢幕上顯示600萬以上的畫素品質, 你可能無法 "全覽" 該圖片, 必須使用滑鼠等上下左右移動, 這是因為電腦螢幕的解析度是固定不變的, 只有把圖片放大來填補電腦螢幕的解析度的不足

最後, 請勿過於迷信相機的價錢與品質成正比(當然我承認用 MARK II 來拍攝絕對比 EOS 300D 強太多了, 只是經濟效益符合每個人的需求嗎?), 事實上所謂的傻瓜相機只要運用得當, 並不會輸給 DLSR, 關鍵在於攝影者本身的技術及技巧喔 ! :D
以積極的心態來探討及評論事物,這樣台灣鐵道模型界才會真正進步。
知識與能力愈強的人,應該以更謙卑恭敬的心態去引導別人解決問題。
Robin Chen
數位研究苑
文章: 504
註冊時間: 2004-04-15 22:31
來自: 台北縣林口鄉

文章 Robin Chen »

我也來班門弄斧一下,由於年代久遠,所以若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各位車友多多包涵! :oops:
民國70年就讀專科的時候,參加過學校的攝影社,當時有學過一些攝影技巧及理論,所以關於景深部分,我記得有一個口訣:就是光圈大,景深短:光圈小,景深長。
由於早年那時候尚未有數位相機,那時候大多數的社友都使用所謂的135相機,我還記得當年比較熱門的廠牌,如 Nikon、Canon、 PENTAX、milnota、CONTAX....等。
而那時的相機幾乎都是要調焦距的,光圈及快門也是要自己設定,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快門的設定大多是定在1/60秒,低於1/60秒大部分都要使用腳架,甚至於使用B快門還要搭配使用快門線,而光圈這東東也很有意思:光圈是用f表示,當時我的相機是從f1.4、f2.0、f2.8、f4.0~f22。數值越小、光圈越大,所以f1.4是最大光圈。
光圈大有什麼影響,我也不是很了解,只是當年聽學長講:光圈越大越好,因是快門速度可以調到更快,尤其是拍攝移動中的物體,當年Nikon出過一款FM2,快門速度達到1/4000秒,可說是135相機的極速。
還有一項叫ISA值:從100、200、400..,這個數值越大顆粒越粗。
最好玩的還是在暗房內沖底片、洗黑白照片,點一盞小小的紅燈(也是學長說紅燈較不感光),然後顯影、定影,最後將相片烘乾,就大功告成。
現在用數位相機,已不需要調焦距,設定光圈及快門,按鈕上也找不到鎖快門線的螺孔,時代進步,拍相片已不需傷腦筋,一切交給相機處理。 :mrgreen:
Rick
三等資深會員
三等資深會員
文章: 308
註冊時間: 2003-05-30 01:26
來自: 台北市
聯繫:

文章 Rick »

小弟礙於生活庸庸碌碌, 無暇好好研讀攝影技巧, 感謝各位先進精闢的解說,
讓小弟能以最簡捷的方式學習拍攝技巧, 網路世界真的是太令人激賞!! :D

最近小弟再綜合各種條件拍些測試照片, 屆時再請各位先進幫忙拍導, 謝謝!!
:D
歡迎參觀我的模型相簿
http://www.pixnet.net/RICKLEE
頭像
north
常駐會員
常駐會員
文章: 220
註冊時間: 2004-02-12 09:17
來自: 台中

文章 north »

一般的消費型DC鏡頭都很細小,比較容易拍出"深"景深的效果,可以試試。
我的相簿
新增 20101211新竹空軍基地開放
Rick
三等資深會員
三等資深會員
文章: 308
註冊時間: 2003-05-30 01:26
來自: 台北市
聯繫:

文章 Rick »

再貼幾張測試照, 室內燈為白光4U省電燈泡, 快門全部2秒:

1. 近距, F: 8.0 , ISO:50, 白平衡: AUTO
(雖然快門曝光2秒, 但用最小光圈仍然偏暗, 也許快門速度要再慢些?)
圖檔

2. 近距, F: 2.8 , ISO:50, 白平衡: AUTO
(果然近拍用大光圈即可看到很明顯的淺景深!)
圖檔

3. 遠距(1.2m), F: 8.0 , ISO:50, 白平衡: AUTO
圖檔

4. 遠距(1.2m), F: 3.5 , ISO:50, 白平衡: AUTO
(感覺用大光圈只有焦點清晰, 焦點周圍反而模糊了, 前一張的小光圈整體反而較清楚?)
(另外, 最大手動光圈被相機本身強迫為F:3.5, 沒辦法再調到F: 2.8)
圖檔

5. 遠距(1.2m), F: 8.0 , ISO:200, 白平衡: 燈泡
圖檔

6. 遠距(1.2m), F: 3.5 , ISO:200, 白平衡: 燈泡
(曝光過頭了!!)
圖檔


另外我的鏡頭外環正面有印一些數值如下:
6.0 - 72.0 mm 1:2.7 - 3.5

其中6.0 - 72.0 mm 我猜應該是對焦距離之類的, 但規格表還加註另一套數值:
6.0( W) - 72.0( T) mm[ 36( W) - 432( T) mm]

小弟一向只知道光學變焦倍率的意思, 煩請知道以上這些數值意思的先進幫小弟解說一下, 謝謝! :D
歡迎參觀我的模型相簿
http://www.pixnet.net/RICKLEE
cpafrank
數位研究苑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2003-11-27 11:27
聯繫:

文章 cpafrank »

lcr3163 寫: (另外, 最大手動光圈被相機本身強迫為F:3.5, 沒辦法再調到F: 2.8)
另外我的鏡頭外環正面有印一些數值如下:
6.0 - 72.0 mm 1:2.7 - 3.5

其中6.0 - 72.0 mm 我猜應該是對焦距離之類的, 但規格表還加註另一套數值:
6.0( W) - 72.0( T) mm[ 36( W) - 432( T) mm]
首先不知您是使用快門及光圈皆手動嗎? 這樣較容易曝光不正確
即然有腳架,故建議用光圈先決模式. 由相機自動判斷快門.
再過來, 只要是zoom(可變焦鏡) 它的光圈就一定也會跟著變.
也就是說, 你在6.0時, 它光圈最大是2.7, 而伸到72mm時,它的光圈最大是3.5
小弟有顆標準鏡.它是固定50mm的,它的光圈就可以f1.8~f22.空間非常的大
當然也有f1的超大光圈鏡頭. 但價格及實用就己不平易近人了
6.0(w)-72.0(t)是指數位相機的"特殊規格" 相對於傳統135相機的/1.6
所以6* 1.6 = 36 , 72*1.6 = 432
那mm指的是焦長(或焦距),至於怎麼算出來的,小弟也不是很清楚.只知和焦距及底片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說呢, 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比135相機來得要小,所以算出來當然數值也較小
但又怕一般消費者誤判:"6mm那簡直是魚眼鏡頭了嘛." 所以它加註一行72mm-432mm(相當於一般傳統135相機) ps:李兄您這台好像沒有廣角喔 :mrgreen:
若120相機是不是計算方式也和135不一相? 是的.底片大小不同,當然它表示的值即使相同,效果也不同
你的dc若50mm照出來應成望遠效果
135相機50mm(標準鏡)照出來和一般視界是幾乎相同
120相機50mm照出來反而是廣角效果. (120相機標準鏡頭應是75mm)

另外,你使用長鏡頭時,實在容易造成淺景深, 以模型攝影來說,仍建議以光圈來控制主體的清晰度. 而人像攝影,焦距則對眼睛或臉部,一般人都是對身體,容易產生失敗的照片.其他部位相形之下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總歸一句.. 多玩,會有心得! :)
圖檔
頭像
Kenny
站長兼工程組
站長兼工程組
文章: 2179
註冊時間: 2003-01-05 01:30
來自: 台北

文章 Kenny »

cpafrank 寫:
lcr3163 寫: (另外, 最大手動光圈被相機本身強迫為F:3.5, 沒辦法再調到F: 2.8)
另外我的鏡頭外環正面有印一些數值如下:
6.0 - 72.0 mm 1:2.7 - 3.5

其中6.0 - 72.0 mm 我猜應該是對焦距離之類的, 但規格表還加註另一套數值:
6.0( W) - 72.0( T) mm[ 36( W) - 432( T) mm]

6.0(w)-72.0(t)是指數位相機的"特殊規格" 相對於傳統135相機的/1.6
所以6* 1.6 = 36 , 72*1.6 = 432
那mm指的是焦長(或焦距),至於怎麼算出來的,小弟也不是很清楚.只知和焦距及底片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說呢, 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比135相機來得要小,所以算出來當然數值也較小
但又怕一般消費者誤判:"6mm那簡直是魚眼鏡頭了嘛." 所以它加註一行72mm-432mm(相當於一般傳統135相機) ps:李兄您這台好像沒有廣角喔 :mrgreen:
若120相機是不是計算方式也和135不一相? 是的.底片大小不同,當然它表示的值即使相同,效果也不同
你的dc若50mm照出來應成望遠效果
135相機50mm(標準鏡)照出來和一般視界是幾乎相同
120相機50mm照出來反而是廣角效果. (120相機標準鏡頭應是75mm)
6x1.6 =9.6 不是36


6.0( W) - 72.0( T) mm[ 36( W) - 432( T) mm]
這行代表的的意思是這台相機的鏡頭實際焦段在 6-72mm
W代表廣角端, T代表望遠端

後面的 36-432 則是代表相當於135相機的焦段,

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來, 這台相機的實際焦長與135底片相機是要乘上6倍的,
並不是所有數位相機都是乘以固定的數字, 這和感光元件面積等因素比較有關,
像 Canon的 APS-C尺寸的DSLR, 如 10D/20D, 300D/350D是乘以1.6
1D系列則是乘以1.3 , 1Ds/5D就是全片幅, 即感光元件尺寸相當於普通的135底片,
鏡頭上的焦段就是實際使用焦段.

而Nikon D70/70s則是 x1.5

一般的消費機則是看機身設計, 各機型不定
lcr3163 寫:再貼幾張測試照, 室內燈為白光4U省電燈泡, 快門全部2秒
要用不同的光圈時, 記得使用 光圈優先,或稱光圈先決模式,
相機測光時, 會自動計算快門時間, 以得到較正確的曝光值,
cpafrank
數位研究苑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2003-11-27 11:27
聯繫:

文章 cpafrank »

Kenny 寫: 6x1.6 =9.6 不是36
嘿,平常用計算機慣了這回懶得用,居然就筆誤啦
應是6倍沒錯.而不是1.6 ,倒是較為特殊的倍數.
感謝指正.
圖檔
Zack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639
註冊時間: 2004-11-07 00:13

文章 Zack »

James 寫:事實上所謂的傻瓜相機只要運用得當, 並不會輸給 DLSR, 關鍵在於攝影者本身的技術及技巧喔 ! :D
James 大大在這裡好像筆誤了~
是 DSLR 非 DLSR.

所謂 DSLR 就是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數位單鏡反光鏡式相機.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