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設計 V2 (補設計圖)
版主: lee
-
- 三等資深會員
- 文章: 309
- 註冊時間: 2007-01-29 10:53
- 來自: 台中市
一直有個遺憾,就是場景中唯一使用傳統弧形軌道的部分(除了 R485、R718外)。

先前因為KATO還沒出 R315/282傾斜軌道,所以只好設計成 R348/315的方式。
上次擴增月台時,又考慮到若連橋面重製將工程浩大,所以做罷。
最近清潔軌道時發現,沒有傾斜的弧形軌道比有的髒非常多,於是又動起了修改的念頭。
就設計是:R348/315 * 90度
變更為:S29 + R315/282 67.5度 + R418/381 22.5度
偏差XY各約4mm,還在誤差範圍,於是著手規劃。
其實設計弧形月台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為要計算考慮各種月台退縮問題,
不然車子會過不去,前後接的軌道不同,設計也有所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沒什麼弧形月台的原因)
想說趁這個機會將規劃圖公佈,讓有興趣的車有能夠參考。
設計圖如下:


先前因為KATO還沒出 R315/282傾斜軌道,所以只好設計成 R348/315的方式。
上次擴增月台時,又考慮到若連橋面重製將工程浩大,所以做罷。
最近清潔軌道時發現,沒有傾斜的弧形軌道比有的髒非常多,於是又動起了修改的念頭。
就設計是:R348/315 * 90度
變更為:S29 + R315/282 67.5度 + R418/381 22.5度
偏差XY各約4mm,還在誤差範圍,於是著手規劃。
其實設計弧形月台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為要計算考慮各種月台退縮問題,
不然車子會過不去,前後接的軌道不同,設計也有所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沒什麼弧形月台的原因)
想說趁這個機會將規劃圖公佈,讓有興趣的車有能夠參考。
設計圖如下:

很棒的設計,光用珍珠板就作出這麼多變化,但切割上真的需要工夫,前陣子在作路面電車軌,就花了不少時間,比想像中的難作。請問一下弧型都是直接架上彎軌去切的嗎?
另外提供一個小技巧,彎軌要作傾斜,只要在軌道最外側墊 1~1.5 mm 厚紙板就行,固定的話直接上熱溶膠,按著軌道約半分鐘,再用嘴吹掉熱度,就固定好了,因為我就是這樣!要加強效果墊 2mm 也行,不過要考量有些車的車台可能吃不消,有振子機構如 885 會不會翻車不確定 (沒試過),我曾經有一組 TOMIX E3 就在全速過彎時,從雙層床的高度飛出去...後來是放鬆一點車台螺絲才沒問題。只是我不確定你的底板能不能承受製作時的壓力,可能要先拿一塊來試試。
另外提供一個小技巧,彎軌要作傾斜,只要在軌道最外側墊 1~1.5 mm 厚紙板就行,固定的話直接上熱溶膠,按著軌道約半分鐘,再用嘴吹掉熱度,就固定好了,因為我就是這樣!要加強效果墊 2mm 也行,不過要考量有些車的車台可能吃不消,有振子機構如 885 會不會翻車不確定 (沒試過),我曾經有一組 TOMIX E3 就在全速過彎時,從雙層床的高度飛出去...後來是放鬆一點車台螺絲才沒問題。只是我不確定你的底板能不能承受製作時的壓力,可能要先拿一塊來試試。
所謂熟能生巧,會愈做愈快的~Curtis 寫:很棒的設計,光用珍珠板就作出這麼多變化,但切割上真的需要工夫,前陣子在作路面電車軌,就花了不少時間,比想像中的難作。請問一下弧型都是直接架上彎軌去切的嗎?
另外提供一個小技巧,彎軌要作傾斜,只要在軌道最外側墊 1~1.5 mm 厚紙板就行,固定的話直接上熱溶膠,按著軌道約半分鐘,再用嘴吹掉熱度,就固定好了,因為我就是這樣!要加強效果墊 2mm 也行,不過要考量有些車的車台可能吃不消,有振子機構如 885 會不會翻車不確定 (沒試過),我曾經有一組 TOMIX E3 就在全速過彎時,從雙層床的高度飛出去...後來是放鬆一點車台螺絲才沒問題。只是我不確定你的底板能不能承受製作時的壓力,可能要先拿一塊來試試。
如先前發表之文章,一般高架橋面都是跨上去切。
不過這次比較特別,因為要將地下層蓋起來,所以圖中方形部分是整片的珍珠板10mm下去做,
上面再黏上 3mm + 10 mm + 2mm 珍珠板以形成月台底部、中間及表面。
雖然要承受若地下車庫出軌不易援救的窘境,但比較省事及簡便。
只要支撐架安排位置注意一下,未來需要分離也是可以。
置於弧形部分因為算不規則線,一般可用印表機印在紙上再黏到紙板上再下去切。
我是有小型割字機,直接用割字機割紙板再下去切割。10mm部分可能換做成製具用切割器切。
強度很好,沒什麼問題 ^^
傾斜弧形軌道墊高外側是很不錯的方法,不過用在非裸軌上應該會有翻轉不順的問題是我比較擔心的。
趁個過年的最後三年,原本要來寫室內燈的最後一篇文章,但因為手癢且除夕時想到解決方法,所以決定先將時間花在修改場景上。

這次主要任務是將原先超長的第五區間分割成第五及第六,所以相關控制面板開關、電路及場景配線都需要修改。
必須將場景拆掉一半左右,並於原先控制面板上加上一個自動控制內回 5S(地下車庫前的自動線路)。



(上圖示修改前的控制面板相片)
最後還須重製面板的標示部分。

這次也將面板標示加上了區間名稱,會讓失誤降低。

這次主要任務是將原先超長的第五區間分割成第五及第六,所以相關控制面板開關、電路及場景配線都需要修改。
必須將場景拆掉一半左右,並於原先控制面板上加上一個自動控制內回 5S(地下車庫前的自動線路)。



(上圖示修改前的控制面板相片)
最後還須重製面板的標示部分。

這次也將面板標示加上了區間名稱,會讓失誤降低。
三鶯重工官網
http://rm.rp.com.tw
三鶯重工粉絲團(關於控制器、週邊商品、維修部份),歡迎您的加入。
http://www.facebook.com/SYHeavyIndustry
我的部落格則有整理相關鐵道模型改裝、製作、調教及鐵道攝影等文章,歡迎參觀指教。
http://blog.xuite.net/raylue/blog
http://rm.rp.com.tw
三鶯重工粉絲團(關於控制器、週邊商品、維修部份),歡迎您的加入。
http://www.facebook.com/SYHeavyIndustry
我的部落格則有整理相關鐵道模型改裝、製作、調教及鐵道攝影等文章,歡迎參觀指教。
http://blog.xuite.net/raylue/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