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火車的人

跟火車無關的, 什麼都可以貼..:-P(請勿談論政治議題或做人身攻擊)

版主: Lancelot

回覆文章
206cc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782
註冊時間: 2008-06-09 14:17

追火車的人

文章 206cc »

可能不太容易看到這部片子喔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 ... 18cfj.html
頭像
小柴客
一等資深會員
一等資深會員
文章: 671
註冊時間: 2006-08-11 23:12
來自: 中華民國 花生冰工廠
聯繫:

文章 小柴客 »

206cc 寫: 坦白說......
我覺得海角的成功不僅僅是運氣或炒作而來的

您提到的四部國片中:
"運轉手之戀"、"黑狗來了"、"爺爺的家"、"生命"
我是只有看過兩部
但以拍攝的技巧與一些分鏡畫面來說
海角一片的確是比我看過的另外兩片較為優異的

我舉一個稍微有印象的畫面來說好了
在片中有一段是描述友子與明珠交談引出阿嬷友子住址的一慕
不知道您是否有注意到他們倆人說話的節奏
導演安排兩人在畫面中的位置
還有.....
當明珠聽到友子提及她自己阿嬤往事時
她並不是在激動後立即拿出紙筆
而是在等友子抽了最後一口菸
並將抽煙的手放下時才轉身拿筆的
這些動作我相信都是設計過的
一舉手一投足裡都是戲

海角的魏導在片中將很多小細節都照顧到了
對分鏡與取景等畫面構成有很有看法
(如透過長廊去詮釋阿嬤友子的背影)
我是真的認為不錯啦
比鐵達尼那種用特效與金錢堆出的片子好太多了

或許海角在這中間受了些因緣際會的好機運
或許海角在這當中的確有些媒體吹捧的驅使
但我想單是如此應不足以讓台灣這種盜版影片還算容易取得的地方票房衝破四億吧
這部片子的確比 "運轉手之戀" 深刻
的確比 "生命" 更容易使人產生共鳴
這恐怕不是國片的「親切感」或「流行」二字所能概論的
我想該片大賣並不全然是流行所能驅使
其中的確是有其優異之處

僅以我一個 飽受 世新傳播系前女友.....
以各種紀錄片、參展片、開閉幕片、實驗電影、黏土動畫以及各種我看不懂卻得撐大眼睛努力看完並參與討論經荼毒三年多的受害者身分
跟您討論一下我對這部片子的看法
非吐槽
請見諒
感謝206cc大大的分享

小弟之前會舉海角的例子,只是很單純藉由時下的流行風潮在討論。
小弟當然支持國片,能為我們國家發聲的好片子,當然要大力的推行 :grin:

小弟也深信,有特別設計鏡頭畫面的國片,海角絕對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但若拿該片與"運轉手之戀"、"生命"比較可能就有點不適合,假若今天是小黃的運將來看這幾部片,
他當然會覺得運轉手之戀是最描寫最貼切。
"生命"要引起久居大城市裡的人共鳴,當然也會有他的困難之處,"生命"的性質就有點像您這篇文推薦的"追火車的人"。
是用紀錄片的性質,讓一般大眾了解他們可能不為所之的小事物。

"生命"中在描寫的事情,每年颱風季媒體都會爭相進駐某些連聽都沒聽過的村落報導,會曲高和寡嗎?
,有時候媒體還會幫這些小村落或是河川亂取名字(花蓮的光復鄉變光復鎮?!)
還是可能因為一般大眾沒有嘗過物資從直升機上用"摔"的下來過?
又或許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島上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真正需要關心的人事物?

他們也都是國片,可能只是知名度不高而默默無聞。
"生命"描寫的事情,難道會比一個六十幾年前的事還更不值得關心?


小弟不識泰山,大大您看過的片子一定比小弟看的廣告片還要多,
小弟是視傳科系畢業,很高興有機會受教於您對國片的想法。
非吐槽
請見諒
感謝各位前輩不吝指教^_^
在無限延伸的鐵軌旁,我永遠渺小。(關山月美)
圖檔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