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小弟知道這邊是鐵道模型討論區,只是一時對主題過度發言,實在是因為身為氣象領域的一員,看到這些檯面上的人物把風災責任全推給氣象局,無法克制內心的激憤。會深刻檢討!chienfoer 寫:玩火車的地方建議不要討論政治相關的。不要像有些自認精英自己做不好怪前朝
政府。
還是討論模型好。 :D
颱風天
這颱風當初美軍及日本都已預報為中颱,但台灣確是說是輕颱,難道氣象局都沒有錯嗎?不確定的因素就一定要偏概全來自圓其說嗎 ?美日的氣象超級電腦五門比不上,但他們的數據是否也可以一併參考後,再做出最後研判!
如果只照單純的數據照表預報 ,其實你我大家都可以是氣象預報員了,那還需那些預報員嗎?
就是干擾因素及高低氣壓互相牽引及外圍和本身環流及山坡地脈等都會造成程度上影響.即使同一路徑颱風,影響也不會一樣,就像前述的, 當時周遭的高低壓強大與否都左右部份的路徑及災害!
所以,為什麼氣象常預報不準,其實跟太照表操課而忽略周遭環境因子變數的綜合參數,才是讓民眾覺得氣象預報不准!
有看F1賽車的也許有印象,比賽進行時的天氣預報常準得讓人會心一笑,說五分鐘後下雨,就是五分後下雨;說未來半小時不會再下雨,就真的比賽完沒下雨!
其實努力改進不好嗎?要有雅量接受公評,才有進步的動力呀 !勉之
如果只照單純的數據照表預報 ,其實你我大家都可以是氣象預報員了,那還需那些預報員嗎?
就是干擾因素及高低氣壓互相牽引及外圍和本身環流及山坡地脈等都會造成程度上影響.即使同一路徑颱風,影響也不會一樣,就像前述的, 當時周遭的高低壓強大與否都左右部份的路徑及災害!
所以,為什麼氣象常預報不準,其實跟太照表操課而忽略周遭環境因子變數的綜合參數,才是讓民眾覺得氣象預報不准!
有看F1賽車的也許有印象,比賽進行時的天氣預報常準得讓人會心一笑,說五分鐘後下雨,就是五分後下雨;說未來半小時不會再下雨,就真的比賽完沒下雨!
其實努力改進不好嗎?要有雅量接受公評,才有進步的動力呀 !勉之
其實,我自始至終沒說氣象局不需要改進預報技術,問題在於災害責任全推給氣象局?這才是我不認同的,美軍跟日本的氣象中心所使用的數值模式與台灣仍有差距,再者,美軍與日本氣象廳在海面上有觀測點(海溫定點、船艦觀測),美軍太平洋艦艇隋時監測回報當地洋面溫度與氣壓,加上P-3C的氣象觀測機巡弋觀測。floyd 寫:這颱風當初美軍及日本都已預報為中颱,但台灣確是說是輕颱,難道氣象局都沒有錯嗎?不確定的因素就一定要偏概全來自圓其說嗎 ?美日的氣象超級電腦五門比不上,但他們的數據是否也可以一併參考後,再做出最後研判!
如果只照單純的數據照表預報 ,其實你我大家都可以是氣象預報員了,那還需那些預報員嗎?
就是干擾因素及高低氣壓互相牽引及外圍和本身環流及山坡地脈等都會造成程度上影響.即使同一路徑颱風,影響也不會一樣,就像前述的, 當時周遭的高低壓強大與否都左右部份的路徑及災害!
所以,為什麼氣象常預報不準,其實跟太照表操課而忽略周遭環境因子變數的綜合參數,才是讓民眾覺得氣象預報不准!
有看F1賽車的也許有印象,比賽進行時的天氣預報常準得讓人會心一笑,說五分鐘後下雨,就是五分後下雨;說未來半小時不會再下雨,就真的比賽完沒下雨!
其實努力改進不好嗎?要有雅量接受公評,才有進步的動力呀 !勉之
改進絕對是必要的,沒人說氣象局不需要改進,但好像大家是把責任歸咎氣象局,說因為氣象局不準確,所以導致災害問題?我應該不是文盲吧。
這部份真的照單存數據照表預報?在這邊還是說明一下,每次的預報會議,會在預報中心裡由局長與各高階資深預報員參加,需檢附包括當時的天氣觀測圖,數值預報(500百帕,850百帕與高層渦度,流場,溫度場,溼度場.....)一堆圖表,然後高低層的垂直斜溫狀況。floyd 寫:如果只照單純的數據照表預報 ,其實你我大家都可以是氣象預報員了,那還需那些預報員嗎?
就是干擾因素及高低氣壓互相牽引及外圍和本身環流及山坡地脈等都會造成程度上影響.即使同一路徑颱風,影響也不會一樣,就像前述的, 當時周遭的高低壓強大與否都左右部份的路徑及災害!

在當值預報人員測報後,統一由資深的預報員針對相關資料討論並佐證鄰近氣象單位測報資料,總結論。平日氣象局預報會議每三小時一次,颱風警報期間改為每小時ㄧ次。
每次的天氣預報,不是單一人單一資料可以推斷。在此說明一下,氣象局的天氣預報流程,裡面還很多細節!說不完!